當前位置:365書包網>仙俠小說>葬宋> 第417頁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17頁 (1 / 2)

其實在陸秀夫剛剛到太湖的時候,姜明已經知道是來找自己做什麼的了,於是讓鴻兒準備下了那份請求省親的奏摺,他決定暫時迴避一下,以前之所以退出政事堂仍然在朝廷的周圍觀察著局勢,是為了鞏固赤紅軍的地位和對自己的忠臣。

另外就是要將太湖的軍工基地把握在自己的手中,透過幾年的努力,他做到了,由於他的存在,赤紅軍顯得超拖於其他軍隊之外,姜明深信,只要有了這隻軍隊,對於江南的各方勢力都是一種威懾。

姜明這次的離開,正是要置身於事外。用局外人的身份看看事態的發展,正如他初回大宋時一樣,用後世的眼光觀察一下,大宋,也就是中國的路,到底在何方何地?不過現在他有充分的資本,來促使大宋變革的加速。

姜明這樣出神的想著,身後傳來鴻兒輕輕的咳嗽聲,留戀似得看著東方的漸漸升高的太陽,轉過頭來看向已走到自己身邊的鴻兒,輕聲的問道:&ldo;宏兒呢?&rdo;

鴻兒的臉一下子變的火燙了起來,在為兒子起名時,姜明執意將名字叫做&ldo;姜宏&rdo;,說是這樣以後叫著省心,叫一聲,兩個人都過來了。鴻兒沒有辦法,也只好由他。

看著臉色凝重的姜明,鴻兒不由的將手遞給他握了起來,並沒有說話,只是和他並肩的站著,看向遠方那一叢叢的波濤。

第一百五十三章 十年(十七)

一晃眼,中興的年號已經過了十年,此時的姜明雖然身在臺灣,卻是絲毫沒有放鬆對內陸的注意,而來往穿梭的商船就是他的耳目。

在形式上在泉州待了一段日子,隨即姜明就以東南宣撫使,署理臺灣、琉球和呂宋事宜,兼市舶司總使。管理海外通商的身份來到了臺灣居住,當然居住的不是珠海,而是臺中盆地的行宮所在。

珠海仍舊由許繼榮來打理,經過近十年的磨練,許繼榮已經順利的完成從一個軍人到一個執政者的轉變。在陳宜中前幾年等同於手把手的教導下,許繼榮在大家離開臺灣之後,蕭規曹隨的將原來既定的政策執行的很好,珠海附近的農業正以日新月異的速度發展著,由於不是讀書人出身,從而少了許多迂腐之氣,也很少會看不起埋頭耕作的百姓和已經下山歸附的當地部落。

在他的帶領之下,當地的土人基本上都已經慕名前來歸附,有了耕作的方便,誰還會去終日上山打獵、下海捕魚為生呢?再則,最原始的部落,本來就是因為人口很少,所以以親族關係為基礎,採取平均主義分配辦法。

對社會的控制則靠傳統和家長來維繫,而無習慣法和政府權力。在臺灣大部分的部落裡面,還沒有酋長的產生。年齡與性別相同的人具有同等社會地位。如有爭執就按照傳統準則進行調停,大家也普遍遵守這些準則。

以狩獵和採集經濟為主,有。些則以漁業為主,或者以簡單的自然農業為主,但是都保持著平均主義的性質,所以姜明和陳宜中所定的按需分配很容易的就將他們同化過來,並且成為其中的主要支持者。

也難怪姜明在深入瞭解之後,感。到還是這些部落比較容易管理,雖然以前的生活簡單一些,但是這些人就像張白紙一樣,在上面寫上什麼,那就是什麼,生活的簡單和落後,可以後天進行培養改進,但是這些人有沒有經歷過封建王朝制度侵害的基礎,所以接受新事物顯得更加容易一些。雖然還是有些部落的長老不願意歸附,但是抵擋不住長達十餘年的慢慢侵蝕,在許多部落眾人紛紛下山的情況之下,部落長老也只好扭扭捏捏的找到許繼榮要求歸屬大宋的治理之內。

臺灣範圍內達到了一個空前。的團結,禁海令早已經隨著朝廷的遷移廢除,許多心戀家鄉的百姓也都紛紛的被送回了故鄉,因為相對於臺灣,內陸更加需要人口來恢復生產。在十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