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365書包網>仙俠小說>葬宋> 第416頁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16頁 (1 / 2)

現在放在他面前的有兩條。路要走,要麼就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下,大權在握的情況下,給部屬或者追隨者最好的待遇,也不枉別人的一直支援的忠心,現在這個時候,如果和這些追隨者空談什麼理想和抱負的話,不說自己心裡有些不安,就那些一直跟隨著自己的人會如何想呢?

恐怕姜明肯定要失去幾乎所有。支援和追隨者,道理很簡單,他不能給我希望,就阻擋了別人尋求希望的路,沒有了希望,則不會有人和他同生共死。

除了最初的全真子弟,可能到。頭來身邊沒有別的追隨者了。不,就算是全真子弟為什麼要支援自己呢?想想確實有些荒謬,全真子弟支援自己的原因,不過也只是為了自己的宗教找一個出路,希望自己用強權推行社會宗教的信仰,使自己的宗教能夠更加發揚光大,否則當初丘處機也不會千里往西域去見成吉思汗。

想來想去,人與人之間,果然都是一些利用和被利。用的關係,姜明可以利用他們的忠心和力量來達到自己心目中的大宋不滅,從而也不能怪別人追尋自己的理想。

但是突然有一天,姜明發現自己從小接受的教育。在這裡好像一點用處也沒有的時候,他就在總結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在緊張的戰爭時期,大家的矛盾在一直對外,那個時候雖然還在勾心鬥角,但是無論是投降派還是死戰派;無論是平民還是富商官員,主要的針對的還是蒙古人。

這種針對不管是害怕也好,是激憤也好,矛盾總。之來說都在外部,但是自從江南的逐漸穩定,張鈺在緬甸的邊境將拖拖逼的將新建的幾處宣慰司又乖乖的撤了回來,在雲南只顧著佈置防守和清除異己。再也沒有還手之力。

而王立也沒有。像預想的那樣投降元朝,因為他此刻就算是投降,元朝也未必敢冒著激怒大宋的危險來接納了,李德輝的這次算計,由於嶺北和遼東的變化,只能是宣佈破產了,本來他們是有機會將大宋牢牢的逼迫在江南之地,這個時候卻偏偏只能留下這根釘子紮在自己的身邊。不但不能打,為了不給大宋以口實,還要避免擦槍走火之類的事情發生,否則萬一宋元四川戰事一起,海都絕對不介意在他們的身後在插上一刀的。

因為海都接二連三的對山西、陝西等地的襲擾,要不是仗著有多年統治的積累,再加上海都的原本用意不過是掠奪物資,還沒有做好長期佔領的準備,恐怕這幾個地方的控制權早就被大宋和海都瓜分了。

而江南沒有了戰爭災害,在沒有了天敵,而姜明開始又大力的提倡商業發展的情況之下,在短短的數年之內得到了迅速的恢復。對於現在的大好形勢,姜明本來應該感到高興才是,但是他突然發現自己卻失去了前進的方向。

以前他都是靠著自己熟知的歷史,還有那滿腔的熱血來做每一件事情,但是現在呢?在沒有退出政事堂之前,他已經迷茫著不知道該將大宋帶向何方。是乘著有兵有權的發動起一場轟轟烈烈的變革嗎?

想想歷朝各代的變革,不管是在宋朝時發生過的還是沒有發生過的,那一起變革不是充滿著血腥。中國幾千年以來,儒家思想要一直佔主導地位,因為儒家思想是最適合農業社會的管理思想。

想要改變一個幾千年沉澱下來的文化,變革也就成了革命,革命一旦發生,往往是玉石俱焚,讓一個國家很多年都緩不過元氣來。因為革命在他的眼裡就要推翻這個封建的王朝,推翻這個固有幾千年的制度,否則,變革只能是一紙空談,看看文天祥和陸秀夫等人對大宋的忠心,恐怕到時間第一個出來剿滅自己的就是他們了,於他們對抗,也就是和姜明後世中的氣節之臣對抗,對於這些,姜明還是有些心虛的。

就算是能推翻封建制度又怎麼樣呢?一旦舊的制度被推翻後,因為革命思想的不同,分裂成幾派的革命各方消滅起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