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365書包網>仙俠小說>葬宋> 第404頁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04頁 (1 / 2)

二十三日,面諭太子鐵穆耳,&ldo;伯顏才兼將相,忠於所事,不可以常人遇之&rdo;。伯顏西北王之稱號不能改變的事實,就落定下來,從此不再更改。

按照伯顏的建議,忽必烈又毫不遲疑地著手徵調和組編忠於他個人的精銳部隊,迅速擴充、重建怯薛部隊。用以保衛皇室,戍守北方各地,尤其是大都、開平一線心腹地區。

此外他還多次徵集各地兵員,很快組建起拱衛京畿的侍衛親軍。統領侍衛親軍的,是多年跟隨他出生入死的親信阿里不花等將領。為防範海都和乃顏的大軍。朝廷亟命:諸路市馬萬匹送開平府,詔燕京、西京、北京三路宣撫司運米十萬石至漠南沿線,很快完成了扼守大漠南緣、伺機渡漠遠徵的戰前部署。

察合臺後王八剌、朮赤後王的政治態度對忽必烈頗為不利。為改變此種局面,忽必烈先派支援自己的察合臺後王阿必失哈急馳西北,企圖用他控制察合臺汗國的政局,使之與中原漢地勢力為犄角,拑制漠北。阿必失哈一行在途經河西時為海都的軍隊截留,忽必烈的目的沒有達成。

不久,忽必烈抓住時機,以明確承認察合臺後王八剌、朮赤後王二者在各自勢力範圍內的既有權益為條件,爭取他們對自己的支援。他宣佈,自阿姆河西至馬木魯克疆界的塔吉克地面當歸旭烈兀統治守衛,自阿勒泰山至阿姆河之地則由阿魯忽鎮守。至此,除朮赤後王早已分治於欽察草原之外,突厥斯坦西部及河中地區、波斯和呼羅珊也正式從大汗直接領有的國土中分立出來,成為中央汗廷的守藩之國。但是此時勢弱的忽必烈只是那樣的說著,並沒有達成自己的目的,不過夜算是有效的分化了海都內部的統一。

在海都兵分兩路,大舉南下之時。東路軍由藥木忽兒、朮赤後王合剌察兒統率,自和林逾漠南進。西路軍由海都親自統領,直指六盤山,意在接收四川退屯該地的原蒙哥攻宋主力,這支軍隊在蒙哥死後曾歸阿速臺節制,阿速臺投奔漠北後,一直控制在阿里不哥的大將渾都海和哈剌不華手裡。

海都的左路軍以察八兒為帥,而且直接威脅最為富庶的中書省,因此忽必烈派伯顏親自領軍逆之,而以移相哥、納鄰合丹為其前部。移相哥軍擊潰藥木忽兒和合剌察兒,阿里不哥只好匆匆退回和林。其時約在當年初冬。當時和林城的殘破或許相當嚴重,所以到達不久,海都便南至汪吉河冬營地,以為短期休整。

海都大軍從他們的吉利吉思、謙州大本營南進,結集在和林北面鄂爾渾河、土拉河一帶。元軍在伯顏的率領之下在唐麓嶺(今唐努山)以南巡弋,逐漸形成對吉利吉思的軍事包圍,雙方不斷交戰,元軍一度進至位於謙河(今葉尼塞河上源)、兀速水(今葉尼塞河上游支流烏斯河流域)一帶。

元政府不斷向別失八里增兵,力圖收復天山南路諸城。海都之子察伯爾也逐步改變已恪守多年的擁兵觀望立場。禾忽子禿古滅襲攻哈剌火州,劫掠附近地區。海都之子察伯爾遣八把率眾三萬攻斡端,劉恩以眾寡不敵,破圍退師。元軍雖然丟失了斡端,至少北道的曲先(今新疆庫車)這時仍被元軍控制著。

都哇、不思麻領兵十二萬,擊敗諸王阿只吉,進圍畏兀兒亦都護所駐之哈剌火州。圍城之戰持續六個月。城中食盡。火赤哈兒亦都護獻女求和。都哇解去。忽必烈遂派伯顏西巡,取代阿只吉,負責別失八里軍事。

海都之子察伯爾以偏師襲阿勒台山地區,自率主力由阿力麻裡東進,在馬納思河(今瑪納斯河)與元軍交戰,擊潰元軍,掩殺至哈密力之地。畏兀兒亦都護火赤哈兒這時屯駐於哈密力,戰死。進攻別十八里,與綦公直戰於洪水山,海都大軍詐敗。在追擊敗軍時,綦公直因孤軍深入,援軍不至,綦公直陷死在叛軍中。此後亦都護移治甘肅永昌。海都之子察伯爾不久退回。元軍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