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365書包網>仙俠小說>葬宋> 第403頁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03頁 (1 / 2)

不過伯顏其實現在也是有苦難言,在以往的交戰當中,一直是彎刀快馬,但是海都這個時候突然拿出了一直雪藏的從宋軍那裡購買或者得到的火器手雷等物,這些東西雖然在江南不易儲存,但是放在氣候乾燥的西北,卻是有很長的儲存期。

現在海都的戰鬥方法是,快馬而來,拋擲完手雷之後又呼嘯而去,幾次下來,連伯顏本人都險遭不測,一時間也不敢大意,按下營寨來仔細防守,再也不敢輕舉妄動了。這個時候接到忽必烈的封賞,除了一個名號來說,對於伯顏還有什麼意義呢?

形勢一旦逆轉,就不是一時半刻能夠挽回的,伯顏此時真的有些後悔,應該早些向忽必烈稟報與江南達成協議,那樣也可以購買火器來對峙海都。戰事就不會如此的緊張了。

第一百四十五章 十年(九)

至元二十四年秋,海都放棄攻擊忽必烈的中書省。反而轉過頭來大舉南侵,攻擊目標是元朝的大同路,海都軍隊與前來追趕堵截的伯顏展開了激戰,那木罕所部土土哈全軍覆沒,那木罕僅以身免。伯顏雖然率軍直追,但是仍然被海都甩掉。

海都大軍圍攻大同,大同留守齊納哈率軍堅守,海都一時無法攻下。後來,海都子察八兒在作戰中身中流矢,海都大軍只好放棄堅城。一直遊擊到懷來,與左丞安童所領十萬軍隊展開激戰,元軍大敗。

懷來之戰,金兵精銳全部潰散,損失極其嚴重。海都乘勝親率大軍進攻以南地區,相繼攻下河北、河東廣大地區,直抵黃河北岸,經東攻佔山東諸地,直到海濱,對大都形成包圍之勢。不過海都這次並不是以消滅忽必烈為目的,主要是掠奪財物和奴隸,從而向忽必烈下出讓出大汗之位的通牒。然後攜帶從各地掠奪來的人口和財富得勝而歸回亦集乃城以北。

伯顏只能悵惘嗟嘆,因為他還要分兵防備從青藏而來的察合臺後王八剌、朮赤後王聯合的吐蕃大軍,不能做長距離的奔襲,機動部隊有限的情況下,只能四處堵截,而不能做遠徵之用了。

至元二十五年,伯顏迫於海都軍隊的侵擾,建議忽必烈遷都南京(今河南開封市)。趁勢廢棄偽宋的順昌王朝,積蓄人力、物力以防海都大軍,因為此時乃顏餘部有蠢蠢欲動的跡象,害怕和海都大軍造成合圍之勢。

同年,海都命其子察八兒攻。打遼西和遼東地區,意圖攻佔上都和寧城,削弱元朝忽必烈的實力,進一步鼓勵乃顏東山再起。

於此同時,察合臺後王八剌、朮赤。後王率兵攻打鳳翔府,主要目標指向陝西、河東。九月,察合臺後王八剌、朮赤後王率兵數萬人圍攻河東重鎮太原,殺元軍陝西四川行省右丞集納哈,攻克太原。

察合臺後王八剌、朮赤後王率。兵繼續南下,連克汾州(今山西汾陽縣)、絳州(今山西新絳縣)、潞州(今山西長治市),向平陽(今山西臨汾市)進軍。兵臨城下,包圍平陽。元兵只有六千餘人守城,援兵不到,被察合臺後王八剌、朮赤後王軍戰敗,平陽失陷。太原、平陽等河東重鎮相繼失陷,使忽必烈徹底的斷絕了和陝西四川行省的聯絡。但是此刻忽必烈已經無暇顧及,因為在遼東的乃顏又東山再起,和日本國結成盟約。全力協助察八兒攻打上都。

至元二十六年,察合臺後王八剌、朮赤後王侵金兵。鋒指向陝西。這年八月,察合臺後王八剌、朮赤後王軍隊進攻延安,延安知府合達出兵拒戰,誤中蒙古軍隊埋伏,損失慘重,合達退入城中,固守城池。察合臺後王八剌、朮赤後王轉攻被元朝收復的太原府,太原再次失守。十月,察合臺後王八剌、朮赤後王軍圍攻河中府(今山西永濟縣),元朝河中府知府率眾堅守,察合臺後王八剌久攻不下,撤圍離去。但石天應乘侯小叔出城和金朝樞密院都監完顏訛論議事之機,出兵攻佔了河中府。

這個時候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