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365書包網>仙俠小說>葬宋> 第183頁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83頁 (1 / 2)

本來就是離崖山行朝有千里之遙,限於交通路遠,在臺灣訊息算是閉塞。想從趙若梓處得到一些訊息,也有利於形式分析。但是聽姜明問及,趙若梓卻是尷尬的笑了一下。回道:&ldo;我們宗室子弟,是嚴禁參與朝政的,所以具體有什麼訊息,我也不知道。朝廷不會對我們說的。&rdo;

姜明失望的又坐了下去,只聽那趙若梓繼續說道:&ldo;不過我們一路行來,乘坐的是好友經商所用之船,那韃子皇帝隨時暴虐成性,但是對於行商者確實很是寬鬆。好友曾經在廣州淪落後去過,聽傳聞講,那元將李恆現在也是頗為頭痛,韶關至廣州沿線現在很是不太平,以至於元軍的糧餉都是從張弘範部籌借。說是被擊敗的殘兵敗將現在遁入山中。經常下山襲擾其糧道,剿之不盡。要是大肆發兵,則不見其蹤影。小為之,但被其擊敗。徒受損傷。&rdo;

停了一下,又說:&ldo;我的那個朋友叫姓郭,現在正在外面,如果需要,可將其喚來詳細詢問,他在廣州和一些胡商關係頗為熟絡,想來知道的會更加清楚一點。不過還望大人不要為難於他。我這個朋友只是行商而已,別無他心,且心繫我大宋,不會出賣大人的。&rdo;

趙若梓看到在澎湖島上的那個架勢,情知道事情不好處理,此次朋友仗義將他送出,反而受到了連累。心裡有少許不安。借著這個機會求一下情,說不定能將朋友放回也說不定。

第十六章 計劃

在大宋帝國悲壯的抗元戰爭中,有過一個現在幾乎讓人遺忘的組織。漢奸賣國賊聽到這個名字,無不聞風喪膽,噤若寒蟬。‐‐鋤奸隊。

姜明迫不及待的將趙若梓所說的那位經商的朋友找了過來。本來以為能和趙若梓交往的,雖然只是一個商人,但也應該是一個淡雅儒商,但是一見面,就把姜明心中的猜測完全推翻,這個商人叫郭敬財,居然不是才能的才,而是錢財的財。

這個郭敬財的商人氣質十分明顯,肥胖的身子大約有二百餘斤左右,幾乎是走路就要喘氣的樣子。穿著一身皂白的長衫。裡面卻隱隱露出紅色的襯裡。本來寬寬的臉上五官被擠在一起顯得有些憨厚。卻被手指上帶的八個珠光寶氣的戒指破壞的一乾二淨。

看著這副守財奴的模樣,又看看坐在一邊的趙若梓。姜明想不透身為皇家宗室子弟的他怎麼會和這樣俗氣的人交上朋友。但是這個已經不是姜明想要知道的問題了,馬上就詢問其現在內陸各地的情況。

這個郭敬財雖然一副暴發戶的模樣,但是敘述事情倒是條理分明,加上走南闖北所知道的事情頗多。又會察言觀色,分得清輕重緩急。倒是逐漸的把姜明所要知道的事情講了一個大概。

首先,忽必烈對商人比較好的原因,就是在南方的糧食跟不上了,連年的徵戰不休,長江以南的人基本上無心也無法耕種,糧食主要靠從原來的金國地區和高麗徵收供應,但是大軍運送明顯的是人手不夠,於是利用商人行走四方的原因,將部分收購、運送糧食的權力下放到可靠的商人手裡,甚至在一些情況下,還要靠商人出面去海外或者別的國家購買一部分糧食。這就是商人在元朝的待遇還算不錯的原因吧。

忽必烈之所以想儘快的結束戰爭,戰爭所帶來的負擔太重是其中的原因之一,儘快的結束江南戰事好將重心北移也是其中一個原因。關於糧食供應,廣州附近因為堅持姜明原來所提出的堅壁清野,而從韶關的運糧路線被據說是山賊的牢牢把持,無論是陸路還是水路幾乎都南下不了糧食,而目前元朝的糧食運輸路線基本上都是透過水路和江西一帶南下,所以張弘範部的供給還算充足。

雖然說那李恆一直對外宣稱在清遠、佛岡一帶攔截糧道的都是山賊,但是明眼人一想就知道不會那麼簡單,一些從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