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365書包網>仙俠小說>葬宋> 第247頁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47頁 (1 / 2)

所以,只有不斷的進攻,才能激起。民眾百姓的血性,而單純的去援救張世傑,所打的還只是區域性的戰鬥,在元廷和那些漢奸的刻意隱瞞之下,百姓是得不到很多的訊息,而負面的宣傳,卻是接踵而至,不斷的衝擊著大宋子民的信心。

所以應該以不管的進攻來打。擊蒙古韃子的囂張氣焰。姜明建議,發出皇上明詔,由陸秀夫等群臣針對忽必烈所頒布的《下江南檄》,起草《大宋討伐蒙古檄文》,並透過各種渠道頒布全國各地,號召有志之士遙相呼應。

同時,姜明會調動各方戰船,統一管理,以供自己調。配指揮,在保證臺灣安全的同時,沿海岸一路往北,討伐沿海之城,有泉州開始,興化、福清、長樂、福州和懷安都在大宋赤紅軍的攻擊範圍,現在東南沿海地區元朝水軍基本上僅能自保,要是連自保的水軍也能將其消滅的話,那麼茫茫的海疆,就會是忽必烈的噩夢。

至於攻擊方法,就不屬於朝政議論範圍,不在這裡。多加講解,也是為了保密軍情。另外,由於兵源緊張,希望百官能夠同心協力,除了將自己所屬的家丁、護衛暫時交與軍方統一訓練和指派作戰任務之外,還應該嚴格配合和遵守臺灣的抽丁政策,發動能上戰場的親屬子弟為國效力,違反者,當以叛國之罪訴之。當然,這些百官的親屬子弟赤紅軍可視其能力給於適當的職位和責任。不使其與一般兵卒上戰場廝殺。

至於臺灣的治安交與鄉軍負責,護衛交與赤紅。軍負責。施行軍、政分家的原則,嚴格操作,表明了他不染指於朝政,而百官也不要染指軍權。

姜明的這一手,。一時搞的百官有些措不及防,本來想著姜明的年齡小,縱是有些見識,但是對於官場傾軋也不熟悉,比在官場上浸染多年的張世傑好對付。所以開始並未將其放在眼裡,只是拿著國家大義的名譽來迫使其離開臺灣,那麼不用多久,自己就會在臺灣建立各種利益勢力,然後用來牽制姜明。

但是,姜明所提出的這些,不但完全把他們染指軍權的希望破壞的一乾二淨,而且反用國家大義,來迫使百官以及各方勢力交出手裡殘餘的武裝,更有甚者,還要將他們的親屬子弟招入軍中,說的是為國效力,誰能敢保證姜明沒有拿這些作為人質的想法呢?

馬上就引起了百官的反彈,但是姜明好像早有準備一樣,堅持自己的意見,不再動搖,最後還得到了楊太后的極力支援,當然,這個支援也是有代價的,就是臺灣所保留的軍事力量當中,必須有三千禁軍供楊亮節驅使,以衛護皇室的安全。直接向楊太后負責。

百官從這一點看出,敢情說楊太后和姜明早就達成了默契,已經由不得他們做主了,更何況,在臺灣,基本上都是姜明的原始勢力範圍,百官都是初來咋到,就算是手下有些武裝,但是在大軍的眼裡形同兒戲一番。

然而就連著一些武裝,姜明也要剝奪走,百官那裡肯依從呢?

姜明遂以大義脅迫,在展示了自己的實力之後,百官也沒有辦法,爭論了一天,楊太后和姜明只是答應每家可保留最多十人的護衛家丁,其餘全部在徵召範圍之內。

再也沒有商量的餘地,這個也是陳宜中教授與姜明的,言道,寬一份就等於寬十分,留一隙水決堤。

另外,在臺灣,百官應該各司其責,努力發展內政,完善各種官制的同時,抓好農業發展,以保證大軍北伐所需。

陸秀夫和張鎮孫等人此時目瞪口呆的,聽著姜明發號施令,怎麼著也好像又是一個張世傑的出現。有種剛出狼窩又入虎口的感覺,不過比之在崖山更為糟糕,在崖山時還可以離開歸隱,來到了臺灣,連躲藏的地方都沒有,豈不是令人十分無奈嗎?

不說他們無奈,其實最無奈的應該是姜明瞭,這個結果,也不是他想要的,但是如果不集權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