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365書包網>仙俠小說>葬宋> 第296頁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96頁 (1 / 2)

抬頭無辜的看著自己的母后,不知道是為了什麼。但是姜明卻是明白什麼意思,稍稍的點了一下頭,示意自己明白該怎麼做。

楊太后當然不希望全氏母子二人回來,不然首當其衝的就是自己,所謂的大臣們不過是換一個稱呼或者一個效忠的物件而已,而自己的地位卻是有著天淵之別。

不過這也是姜明所要嘆息的,無論是在什麼時間,自己的利益永遠的高於一切,在這個時候,真正為國家著想的又有幾個人呢?

包括自己到底是為了什麼呢?為了國家嗎?但是剛穿越回來一年的時間,對這個熟悉而又陌生的大宋那裡來的感情呢?那麼可能是源於自己知道歷史而從內心深處發出的同情了。

定定神,整理一下自己的衣。衫,慢慢的隨楊太后走進大殿。

此時朝堂之上已經靜了下來,大。臣們也不再言語,看著秩序又恢復了莊重,陸秀夫滿意的將大臣們的意見稟報於皇上和太后知道。

雖然剛才議論中十分雜亂,但。是大臣們卻沒有失去作為國家精英的身份,所分析出來的問題算是比較尖銳了。還是對於情報的準確性提出了質疑,有的甚至還認為姜明只是在那裡譁眾取寵,怎麼可能呢?

要是元帝決定復宋,只需要定都於臨安就可以了,。開封之地,也算是蒙古人自己辛辛苦苦的打下來的。定都於開封,不但是幫助宋室復國,而且是又將原先金國佔領的土地也還了回來,蒙古人能有那麼好心嗎?

還都於開封,這個可是從高宗皇帝就開始的夢想,。但是無論歷代怎麼努力,也不能達到,現在如此輕易的就可以辦到,裡面要是沒有貓膩才讓人奇怪呢?

無奈,姜明只好又把剛才在楊太后和陸秀夫那。裡所分析的結果說了一遍,說實話,百官一直忙於奔逃,對於外界的事情瞭解還真不是太多,將信將疑的看著國師,心道,如果真的如他所說,元帝此舉也屬於無奈,不過以後元廷北定後,卸磨殺驢之舉也肯定會有的,定都於開封不過是為了更好的掌握幼帝而已。

因為蒙古人已。經在中原經營了那麼多年,比之江南動盪的局勢,還是容易把握一些。無論廢立都是一念之間的事情。

既然肯定了這一條,大臣們的意見馬上就回到了陸秀夫提出的那兩條應對之策上,阻止元帝復闢是肯定的,那麼該如何阻止,無非就那麼兩條了,要麼將其救出來,救不成就乾脆行非常之事,斷絕了元帝的念頭。

果斷的讓姜明覺得心裡發冷,看來自己還真的小看了這些朝臣們的決心,掃視著朝堂之上的大臣們,幾乎是在瞬間分成了兩派,圍繞著是救還是刺殺之以免後患展開了激烈的爭執。卻無人再有別的見解了。

姜明的心裡越來越不耐煩起來,他的目的已經達到,順利的將行朝的注意力轉移到別的地方,對於這個事情,他自然早有決斷。

聽著朝堂之上那些士大夫在那裡之乎者也的掉著書袋。心裡不由的為宋朝的皇帝感到悲哀,可能也就是在這樣的爭執中,伯顏已經把大軍開到臨安城下了吧。經年的失敗,已經讓大臣們趨於保守消極的思想。

只知道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卻沒有了長久的打算,於是乾咳了一聲,用眼光看向陸秀夫,示意他暫時阻止再爭議下去。誰知道陸秀夫沒有看到,楊太后卻是事關己身的早就在留意各人的意見,看見姜明如此,知道他有話說,也不顧自己的身份,連忙阻止了朝堂之上的爭議。然後請姜明發表自己的見解。

看到大殿之上靜了下來,姜明慢慢走到中央的位置,朝楊太后和小皇帝一禮,然後轉身說道:&ldo;對於各位大人,其實姜某隻是一個晚輩,論及此事,見解自然不如各位大人的深謀遠慮,但是隻是姜某認為無論是曰刺、曰救都是治標不治本的辦法。&rdo;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