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365書包網>仙俠小說>葬宋> 第295頁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95頁 (1 / 2)

本來等待著姜明訴苦或者是為自己的手下請功等說辭,但是卻等來了一紙信箋。上面寫的是什麼呢?每個人都充滿了好奇心。

陸秀夫接過來,也以為只是姜明為手下請求封賞的奏摺,他這個主政的左丞相倒是也可以看的,於是就開啟慢慢的用眼掃去。但是隻是掃視了一半,臉色就變得凝重起來。有些狐疑的看著姜明,似乎在詢問他事情的真偽。

姜明有些好笑,要是我編撰的,你問我我能承認嗎?不過還是很肯定的點點頭道:&ldo;此乃是我教在大都的義士所傳送回來的書信,內容是千真萬確,他不會妄言的。&rdo;

得到了肯定的答覆,陸秀夫的雙手開始顫抖起來,這個時候諸位朝臣都看出了不對勁,紛紛伸長了脖子,似乎想看到一些端倪。

楊太后也有些奇怪,開口道:&ldo;陸卿家,有什麼事情,你讀出來也無妨的。&rdo;

陸秀夫聞言,定了定神,躬身朝楊太后一禮道:&ldo;謹遵太后懿旨。&rdo;然後轉過身來,手拿信箋,高聲的讀了出來:&ldo;忽必烈決定昭告天下,還南地歸宋,並立趙顯為大宋皇帝,國號順昌。建都於開封,盧世榮等為宰相,母全氏為皇太后,以至元十六年為順昌元年。遷任徵宋大元帥張弘範為尚書左丞相、諸路兵馬大總管。延請國師速下決定……&rdo;

還沒有等他念完,眾臣齊聲吸了一口氣,而楊太后卻抱著小皇帝趙昺猛的從龍椅上坐了起來,倒是嚇了站在旁邊的姜明一跳。沒有想到楊太后會如此激動,看來自己來時所料之眾人反應該是不錯。

隨著吸氣聲的落去,朝堂之上的議論之聲漸漸的大了起來,陸秀夫好像也有些跑神,竟然沒有去管這些事情,楊太后臉色一白,沉聲說道:&ldo;諸位卿家在朝堂之上怎麼會如此喧嚷,豈不失朝廷體統和各位體面嗎?&rdo;

陸秀夫馬上反應過來,馬上示意安靜,作為百官之首,作用還是蠻大的,朝堂之上慢慢的靜了下來。然後楊太后吩咐道:&ldo;參政張卿家主持朝議,就這個事情出個結果來俱折上報。陸卿家和國師隨哀家偏堂議事。&rdo;

當下也沒有人反對,張鎮孫走出來主持朝議,而陸秀夫和姜明卻是隨楊太后走進右側的偏堂。不一會,楊亮節也感到偏堂覲見太后。看來,對於全氏和幼帝的事情,他們是很關心的。

側耳聽了一下,已經感覺不到朝堂之上的紛雜,楊太后賜座於陸秀夫和姜明,遂問詢關於忽必烈要復宋之事,有何應對之策。

其實姜明現在知道的也不詳細,不過既然楊太后問及,自己又要憑藉這個索取自己想要的東西,當下根據十三少的資訊,層層剝繭似得分析出來,由於最少比在坐的人都要多個七百年的見識,所說的倒是也是有根有據的。好像自己親身經歷一番。

不過和真實的情況相比,相差也不是太多,因為忽必烈的尷尬處境,大都是自己一手造成的,心裡也有些說法。

比如川中釣魚城調合西南八番,現在應該和凌震、王道夫連成一線。還有海都之亂,拖拖木兒、昔裡吉和撒裡蠻等分別在石河一帶蓄勢待發。乃顏的隱憂。再加上自己在東南一帶為張弘範所造成的麻煩等等。

不但是為兩人分析了元朝的形勢,而且間接不顯山露水的表了一下自己的功勞。聽著聽著,楊太后和陸秀夫、楊亮節幾人對於姜明的眼光顯得有些敬畏了起來。

特別是陸秀夫,看著姜明的那種眼神,不知道是包含著什麼,但是絕對不是佩服的眼神。姜明對於這一點倒是可以做出判斷。

既然陸秀夫不表態,姜明索性也是侃侃而談,就這此事分析前因後果,就是不往主題上接近,就是如何應對這次的危機。一直到楊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