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365書包網>仙俠小說>葬宋> 第335頁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35頁 (1 / 2)

明知道不可為的條件,留夢炎等。人只能在那裡胡攪蠻纏著。依著忽必烈的心思在那裡消磨著時間。半年有餘,也沒有什麼實質性的發展。

倒是被孤立在廣州的李恆終。於抗不住了。屢次上奏訴苦,終於得到忽必烈的首肯。放棄廣州,轉戰到雲南行省,被發配到梁王手下做前鋒攻打西南諸國了。

五年的時間,經過幾番易手,廣州城終於又回到了。大宋的手中。到了祥興四年為止。整個南方沿海,基本上都在大宋的手裡,在瓊州、雷州的駐軍也隨阿里海牙一起轉戰到雲南行省。因為他們在那裡的勢力顯得有些太單薄了。而且周圍反叛者甚眾,諸軍疲於奔命。早就苦不堪言了。再則無水軍庇護,就算是一艘漁家舢板,也可讓元軍頭痛一番。

再則,忽必烈已經決意暫時放棄南方沿海,一切等。平定日本後在做決斷。所以東起福州,西至安南邊境。盡數在大宋的控制範圍之內。

政事堂由於要忙著考察官員,往各地任命。於是。索性將和談暫時停了下來。忙於恢復生產、貿易等事情。沿海諸地,呈現出一片生機勃勃。東南亞之爪哇等國家的商人又紛紛而來相互貿易著。

看著政事堂陸。秀夫等人忙的不亦樂乎的樣子,姜明不由的想起飢不擇食這個詞語來,因為他們這個時候寧願暫時放棄和談,也要安排官員到任恢復民生,這表面上是為國為民,但是實際上只是在搶著安插屬於自己這一派別的人而已。

本在赤紅軍內服役的各士族子弟,紛紛被要了回去。派往各地為官,從這一點上就可以看出,陸秀夫和張鎮孫等人的心思。所謂軍政軍政,他們已經失去了軍事的力量,只能從政治的角度上補回來,那麼,抓住民政等地方事務,是他們當前迫不及待的。

他們怎麼轉眼就能忘了當時朝廷的承諾呢?朝廷承諾過,還發出勤王詔書,號召天下義士舉事勤王,只需要就地舉事,然後堅守便可,或者就近連成一片,得一縣則以子爵領縣令之職。得一州則以伯爵領知州之職,得一路則以侯爵領安撫使之職。

但凡自主起事而獲得之爵位,可以世襲三代,轄區內官員任免皆可自決,報於朝廷即可下達任命文書。這一條作為暫時的國策進行。

詔書才發出一年多的時間,怎麼那麼快的就忘了呢?姜明有些鬱悶的想到,這些文人除了往手裡抓權力之外,還有什麼比這個更積極呢?

不過鬱悶歸鬱悶,他還真的沒有把這些事情放在心上,按照後世的說法,無論你怎麼動,我只要把兵權抓在手中,你拿我一點辦法都沒有。

以往計程車大夫們沒有兵權的情況下,控制的是糧餉。以此來要挾大軍。但是自己又有臺灣作為自己的大後方,怕什麼呢?

姜明所以就沒有往心裡面去。一直考慮著怎麼支援日本的事情,文壁派來送信的人已經到達福州金兩個月了,他還是沒有下定決心。也不知道是為什麼,只要是想到援救日本,他心裡就特別的堵的慌。

儘管很多士大夫包括陳宜中和文天祥,都說日本對於大宋十分的有禮貌,對大宋之恭順謙和。就連文壁的來信中也寫道&ldo;是宜日本人迎紹之日,傾國聳觀而歡呼嘉嘆也!待以賓館,飲食豐潔&rdo;。再源於這次的文壁出使成功的促使了日本和蒙古開戰可以看出,日本人心向大宋。這些話姜明聽了不知道有多少遍了。可是固有的厭惡怎麼也擺拖不了他的心扉。

因為他知道,就算是沒有他的回到大宋,蒙日也會開戰,而且會以日本僥倖勝利而告終,反而是他的回歸是蒙日戰爭提前而導致了戰局的逆轉。期間。日本人也確實幫了大宋一些忙,但是也是在自己讓鄭虎臣以高麗的統治權為誘餌換回來的。而且,對於這麼低劣的人種,根本不能用常人的眼光去看。

雖然姜明為自己找了無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