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103頁 (1 / 2)

鎮上寨牆邊那兩家種桃樹的,一家是老兩口種的,稍微管一管,每年結的桃子都能壓彎枝頭。另一家就一個孤寡老人種的,行動也不方便,基本沒怎麼管,可是每年照樣能收入點,夠他一個人一年生活費了。

至於說蓮菜,燕飛印象中,只見過人挖蓮菜,就沒見過人怎麼管理。

其實現如今三岔河鄉種什麼都能發財,只要是經濟作物,就沒有賠錢的。自家鄉裡就有化肥廠,到處都有牛糞可以做肥料,這是基本條件。

外部條件的話,經常還有零散的客商來收雙孢菇蚯蚓還有小辣椒蔬菜等,來的客商一多,鄉里人就願意去種植他們收購的東西,種的越多,客商越多……這是一個良性迴圈。

三岔河鄉有一個其他地方無法企及的優勢,那就是土地都不用翻。蚯蚓糞帶餵養蚯蚓過後的廢渣直接扔地裡,多扔點蚯蚓進去,那就是最好最肥沃的土地,化肥都不用,也不用收了一茬青菜就把地整一番。

除了需要打點農藥,這種方式種出來的蔬菜,在大城市裡可以直接當有機蔬菜賣。

這也是個環境因素,大家都不用化肥的時候,誰家用就會覺得很『虧』。哪怕是多收點,可是一劃算肥料錢,立刻就知道其實沒賺什麼,還平白落了個使用化肥的名頭。

目前這種情況還僅限於菜地,如果說什麼時候全鄉所有的土地都能達到這種效果的話,哪怕燕飛的化肥廠生產的都是有機肥,恐怕也只能賣外地了。

傅震和許昌盛找燕飛商量,是想讓燕飛說句話,讓西邊的那幾個村子種桃樹。不需要太多,沿著路兩邊種上幾排就行,等到桃花一開,從西邊新公路到三岔河鄉這十來里路,那一路走來得有多好看?

等桃花謝了接下來就到了接天荷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季節,還怕沒人來三岔河鄉玩嗎?只要有人來,哪怕他們只是來吃吃喝喝,多少不也是錢?人一多,那不就財源滾滾了?

燕飛一聽他們描繪的景色,也挺樂意。但是讓他去勸說人家種桃樹,他不幹。

他的理由充分的很:「要說種這兩樣東西,我要是在家的話,你們來開口我肯定會勸他們幹。因為我也勉強算是半吊子的技術員,對這些東西多少懂點。哪怕是不懂,我現在學都來得及。別的不敢說,不管是蓮菜還是桃樹生了病,我都能管一管。但是現在我經常不在家,這事兒我要說了,以後搞不好怎麼辦?」

燕飛這麼一說,大夥兒才想起來,現在燕老闆也算是技術員了,還是農大的學生。

他們還想繼續勸說,燕飛就接著說了:「我對自己的要求就是帶領大家致富,你說的這兩樣,對我來說沒多少必要。只要他們跟著我種蘑菇,養蚯蚓養牛,我能保證過不了幾年,家家戶戶都住上樓房,樓上樓下通上電話。所以這個蓮菜和桃樹固然好看,但是我不在家,我不能保證,你要想幹你去勸說,後面你得負責到底。」

這就是個致富專案多,選擇的問題。燕飛側重於自己有把握的事兒,他自己公司下面的專案,他有成熟的技術,有現成的銷售渠道,只要鄉里人願意去幹,他敢說讓大夥兒以後過上好日子。

但是桃樹和蓮藕,他吃起來肯定沒問題,可是自己人不在家的話,真顧不上。

哪怕是他知道種桃樹和蓮菜肯定比以前縣裡搞的種蘋果樹靠譜,他還不打算接這個活兒——好歹鄉裡一大堆端公家飯的,你們總是也得幹點活兒吧?大包大攬這種事兒,也要看有多少把握。既然我有百分百把握的事兒,那百分之九十把握的事兒,我都不會去幹。

不過他雖然話說的死,但是也不是真箇什麼都不管:「你們可以先從西邊這村子開始,種桃樹無非是少種點菜,就是個順帶的事兒。現在西邊幾個村子,都是比較富裕的,估計願意嘗試的會多點。」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