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365書包網>仙俠小說>不明不清> 第257章 薩琉戰爭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57章 薩琉戰爭 (1 / 2)

景陽五年十月,皇太后王氏因管理後宮得當,受到皇帝嘉獎。其侄孫永年伯王明輔遷都督僉事,領後軍都督府事。至於說到底怎麼得當,沒說,也沒人關注,大家的注意力全被新上任的後軍都督所吸引。

在五軍都督府中,後軍都督府掌管的京師衛所數量最多,是拱衛都城的中堅力量。上一任後軍都督是英國公張維賢,但他由於和溫純是親家,即便沒有參與謀反也不得不主動辭職。

把五軍都督府交與勳貴掌管是慣例,本來無可厚非,可永年伯王明輔的資歷太淺,皇帝任命這麼一個人擔當重任,很可能不是嘉獎皇太后的功績,而是要透過王明輔來間接掌控兵權。

但也有不似之處,這麼明顯的伎倆,以皇太后的腦子必然能看出來,如此兇險的職位,肯定不會讓自家侄孫去擔任,皇帝也無法逼迫。

可王明輔就在朝會上痛痛快快的領旨謝恩了,皇太后也沒私下裡說什麼怨言,難道皇帝真是為了表彰獎勵,此外並沒有什麼特別用意?

就在朝臣們心懷疑慮、惴惴不安之時,一紙來自浙江的奏報讓本來就緊張兮兮的朝堂氣氛愈發凝重,日本再次出兵侵犯大明屬國,聯想當年朝廷在朝鮮與日本的苦戰,每個人都不免平添幾分愁緒。

浙江總兵楊宗業奏報,3月初,薩摩藩藩主島津家久在德川家康的允許下派兵攻打琉球,連戰連克,至4月初4,琉球國中山王尚寧不敵獻城投降,連同王子和一百多大臣全部被帶回了薩摩,下落不明。

在國王被薩摩藩擄走之後,僥倖躲過一難的琉球官員馬上派人向大明通報倭亂,懇請宗主國派兵幫其討還公道。此時琉球特使正在寧波港候旨,等待大明皇帝下令召見。

薩琉戰爭!洪濤只讀了一個開頭,腦海裡立刻蹦出了一場發生在萬曆朝的戰爭。根據歷史記載,琉球國王和大臣們最終又被送回琉球繼續執政,只不過是簽署了一些不平等條約之後才放行的。

具體條約內容記不得了,大概意思是琉球從此以後不僅是大明帝國的藩屬國,還要向日本開放港口、效忠薩摩藩、割讓一部分島嶼。

萬曆皇帝在得知這一訊息之後好像也沒什麼反應,連口頭抗議都沒有,等於是預設了現狀。鑑於當時明朝內部的虛弱現實,此舉也很正常。

自身如此虛弱,快連軍費都掏不出來了,再出兵幫屬國討回公道的難度太大。而且琉球還不像朝鮮有陸地連線,明朝連個正經的遠洋水師都沒有,隔著大海想強硬也強硬不起來。

洪濤在得知這一訊息之後,也和萬曆皇帝的反應差不多,先召集六部九卿以及聽取下意見,討論之後也得出了無法進行有效救援的結論,甚至連派遣使臣赴日當面抗議也不現實。

“朕有海軍可用,若是連抗議都不做豈不是向全天下宣佈大明帝國已經無力維護其藩屬國地位,顏面掃地。讓袁可立酌情派遣戰艦赴薩摩藩轉達朕的意思,責成德川幕府早日釋放中山王,認錯賠償!”

但洪濤的處理辦法比萬曆皇帝稍微強了那麼一點點,在小弟被外人欺負了之後還知道罵兩句撐撐場面,可也僅僅是罵兩句,半點動手的意思也沒有。

這倒是合了眾大臣的意思,他們連琉球具體在什麼地方都不清楚,每年進貢的那點土特產塞牙縫都不夠,能在此時罵兩句已經屬於仁至義盡了。

不過他們這次又猜錯了,面似無所謂的皇帝心裡已經開始畫圈圈詛咒了。也不怪大臣們總是判斷失誤,他們是真不瞭解皇帝的內心有多小肚雞腸。

表面上的寬容大度只不過是力所不及的掩飾,一旦能力達到了,十年前誰頂過嘴都記得清清楚楚,且百分百要還以顏色,至少加倍!

面對蒙古諸部和女真人的步步緊逼採取收縮防禦,那是皇位不穩,無法調集全國力量應對,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