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365書包網>仙俠小說>不明不清> 第256章 帝王無情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56章 帝王無情 (1 / 2)

李贄這些年在兩廣的所作所為,除了推廣玉米和番薯之外,基本都是在為開海做前期準備工作。事實證明,僅僅只是小規模的試驗就已經讓廣州市舶司收稅收得手軟,一個月頂過去全年。

有道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既然全面開放海禁還不能實施,那就先在廣東搞個試點。待效果出來了,再拿著詳實資料去挨個抽反對官員的臉。

不過這個活兒很容易遭罵,以李贄的年齡和精力怕是應付不來,必須找個有經驗、有魄力、臉皮厚、膽子大還年輕些的官員主持。袁應泰在遼東的表現完全符合這幾條要求,只要其本人不反對開海大機率能完成。

“臣只怕一旦放開海禁,倭寇再來襲擾,所得稅款不足剿滅之耗費。”袁應泰倒是沒說反對,但也沒說擁護,他對其中的關鍵問題懷著深深的擔憂。

“哪兒來的那麼多倭寇,不過是些許日本浪人,其餘皆乃我朝子民。自古以來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片板不得下海等於斷了沿海百姓的生路。

他們無法出海打魚,不能出海經商,又沒有土地可以耕種,除了去當海盜劫掠還能如何?禍患不由倭人而起,是朝廷自作自受。

此一時彼一時,就算倭人趁機來襲,袁總督的水師也不是以前沿海衛所可比。朕可以毫不誇張的定論,無論本朝海盜還是日本浪人,在大海上皆不是一回之敵。

去廣東赴任的不止袁愛卿一人,李如梅將作為都指揮使一併前往,袁都督也將在廣州設立海軍水寨派戰艦常駐,專門打擊當地海盜、保護沿海百姓和過往商船。”

對於袁應泰的擔憂洪濤只是淡然一笑,要是沒做好萬全準備也不會冒著如此大壓力打破海禁。從剿匪提督衙門建立、海河造船廠落成時起,大明沿海就註定不會有大規模匪患了,即便有,也是故意留下來當藉口用的。

李如樟、李如梅兩兄弟在謀反案中站對了位置,自然要得到嘉獎。李如樟留在海軍陸戰隊裡任指揮使,李如梅則派去廣東任都指揮使。做為武將,能獲得帶兵的權力就是最高獎勵,想必他們應該懂得珍惜。

“……臣謹遵聖命,拿到官憑文書即刻啟程前往廣州府赴任。”

做為一名布政使,上有皇帝信任,內有兩廣總督指導、旁有指揮使司配合、外有海軍總督坐鎮,夫復何求。袁應泰再也想不出拒絕的理由,如果幹不好只能怪自己太笨。

“先不用忙,下月初海軍有船前往廣州,你可跟隨一起南下,順便幫朕看看海軍可否具備與強敵一戰之力。”

從京師去往廣州上任,對於袁應泰這種出身北方省份的官員來講可以說沿途充滿了危險。任何一處險灘、一條山路、一場水土不服都可能要了小命。

洪濤可不想讓他出師未捷身先死,在有了新式戰艦之後,走陸路遠行已經不如走海路便捷安全快速。當然了,有一點他沒說明,暈船的滋味也很不好受,好在通常不會要命,忍一忍吧,吐啊吐的慢慢就習慣了。

安排好了國事,洪濤還得去處理家事,也就是後宮裡的權力爭奪。在這次謀反案中,太貴妃鄭氏、福王朱常洵和其黨羽以及給於了協助了太監、宮女,肯定要被誅殺。

洪濤仍舊法外開恩,准許她們服毒自盡,其家族成員全部按從犯處置,家產一律充公。可是有一個人不太好處理,皇太后王喜姐在這次謀反案中,不管是有意還是無意,都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不用問老身的意思,就按照皇上的想法辦吧。我曾經多次提醒過該放手時就該徹底放手,可惜她還是沒聽,自作孽不可活啊!”

說實在的,殺一個手無寸鐵且只有賊心沒有賊膽的女人,真沒什麼意思,更沒意義。可俗話說的好,一碗水要端平,如果假裝什麼事都沒發生,那以後別人就該有樣學樣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