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365書包網>歷史軍事>穿越之偷天換日> 第121章 天下救器(六 )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21章 天下救器(六 ) (1 / 2)

歷代先師根據各種線索,以及事後的種種可能,行遍過中土每一寸土地,還漂洋過海東渡過日本,遠赴高麗,南再重回天竺,總之,幾代先師們踏遍了世上的每一個角落,但是始終沒找到過盂盆的半點兒影子。

那年,當晚那夜偷入禁地的那六名道士,到底是何人?據第一代佛圖僧的筆記所載,踏遍天涯海角,始終沒有查出那幾人的身世來歷,那幾人幾乎人間蒸發了一樣,整個唐之一朝將近三百年,經歷了前後六位禪師,都未尋得佛寶。

尋找佛寶的先師們也推測了幾種可能,第一種是當初那晚幾人盜得佛寶後,由於被人追殺,幾人慌不擇路,於深山之中跌落山崖,全都身死,故爾佛寶還依然在覆船山中。

可是當年玉玄大師在事發後,曾尋遍覆船山的角角落落,誓要尋到那幾人的蹤跡,生要見人,死要見屍,可是除了曾斬殺的兩人,沒見到其它任何人的屍體。

也有一種可能,四人雖然活著逃出去了,但是由於慌張,還是把盂盆弄丟了,可是玉玄大師搜遍了覆船山的每一個角落,後來的幾十年中,又搜山了許多次,卻是未搜到任何一物。

或許是四人後來逃了出去,為爭寶物,起了內訌,寶物最後也不知道落到了誰手,但是那幾名道士到底是何來歷,這個無論如何都要查清楚,只有查清楚這個,也許能慢慢找出點線索,寶物究竟藏於何處。

只到時間又過了將近百年,大唐經歷了太宗治國之後,又經歷了高宗、武后,如今臨淄王李隆基治國,世稱玄宗皇帝,我門法脈也傳到了玄巢禪師。

玄巢禪師較前幾位先師,更善於思考,他見前幾代先師門歷經萬苦卻仍找不到盂盆,也未查出當年那幾位道士們來歷,他只好重新整理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

前幾任先師的筆記均認為六道盜寶覆船山,是因為當時唐時越國公汪華進入大唐中樞後,其排兵佈陣之能影起了人們的注意,六道好奇,於是查知了汪華學藝經歷,進爾進入了覆船山,這才有了後面的盜寶之事。

玄巢禪師查閱了先師們的筆記,包括歷代祖師們的生平事蹟,甚至包括了當時東漢明帝時,來傳法的兩位高僧自己,以及他們在東土和天竺時的親朋故舊,以及後來自己門派的先師蔡愔的家人親戚朋友。

到後來還遍查了包括所有能牽扯到此件事的所有人的故舊家人親戚朋友,以防除了師門法脈知道盂盆外,是不是還有各位先師們的血脈家人親戚朋友故舊,或許是不是知道盂盆的秘密。

玄巢禪師查到幾乎快徹底絕望,只到有一次翻閱傅大士的生平經歷時,玄巢禪師無意中看到了一個非常不起眼的事件。至此,玄巢大師深思細推,忽然間豁然洞明,找到了一個極其隱秘的線索。

先師傅大士,住世七十三載,太建元年四月二十四日,大士離世,太建五年,陳宣帝感大士在世時的無上功德,遂下昭尚書左僕射徐陵為大士撰碑立傳。

徐陵,南陳一代顯宦,隨著南陳被滅,再富貴的王侯顯宦世家都淹沒在世間興衰的輪迴裡。南陳為大隋所滅,大隋後來由於文帝去世,煬帝楊廣繼位,煬帝年少志高,好大喜功,國政以大開大闔激進為主。

激進為主,必引起大政過苛,進爾也就引發士臣悍將豪強霸匪不滿,也正因如此,煬帝在位後,帝雖勤於政事,文治武功,盡顯一代英主風範,天下卻豪強四起,大隋的江山最終被大唐的李家所取。

玄禪禪師注意到一個有趣的現象,在大隋覆滅,大唐建立的過程中,有一個人非常厲害,但卻被世人忽視掉了,這個人就是徐懋公。

徐陵……,徐懋公……,沒有直接證據兩人有任何的血脈傳承,不過千真萬確,兩人都姓徐。

徐懋公,國史有傳,大唐太宗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原名徐姓,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