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365書包網>歷史軍事>穿越之偷天換日> 第120章 天下救器(五)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20章 天下救器(五) (1 / 2)

此山乃為修道之人福地,奇怪,傅大士乃佛門雙林寺大德,佛道雖各有辯論,但向來各擇寶地而居,各不相交。大士在雲黃山自建有雙林寺,卻為何又在此另建了一個世人幾乎不知的道場?

據第一代烏巢禪師的筆記記載,當時共有六名道人入覆船山,六道為了一探究竟,便於深夜潛入了當年維摩禪場禁地曇宮之中。

六人當時闖入曇宮之中,此處雖為禁地,卻空空無物,只有一個不起眼的古碗。六人甚感奇怪,不知此物到底是幹什麼用的,竟然存貢在這禁地,忽然有一道人道,天吶,這不正是道書所載魏晉之時道人葛玄、左慈煉丹成仙的丹爐?!!!

便在這時,六道只覺眼前一道白光飛來,直要刺瞎六人雙眼。眾人慌忙一閃,都向一旁滾去,只瞧一個精壯和尚手持一劍,向眾人惡狠狠殺來。

六人一閃後,慌忙抽出各人兵器,都奮力來戰這和尚。可是隻戰至一分秒之間,只聽黑夜當中一聲慘嚎,一人劍被削斷,一隻胳膊被輕易而舉的削掉。

黑夜當中,不知誰喊了一聲,這人手持的是神劍,大夥兒快逃!!!另外五人聽得喊聲,都慌忙而逃!

那夜連同被削斷手臂的道人,六人分別朝不同的方向而逃,壓根不知道最後是誰拿走了盂盆。和尚雖追殺了兩人,但另外四人逃脫,不知所蹤。追殺的兩人當中都沒有盂盆,自那以後盂盆徹底從這世間消失。

據師門的筆記所載,這六個道士姓氏名誰,何處修行,都無從可考。而那夜手持神劍的的和尚正是羅玄高僧的關門弟子玉玄和尚,那神劍正是天葵劍。

時值那時羅玄高僧已經離世數載,玉玄先師作為本門法脈的內定傳人,看守盂盆。盂盆丟失後,玉玄先師知道盂盆一旦被越來越多的人知道,覆船山維摩禪場也必將迎來血雨腥風,於是玉玄先師火燒了道場。

燒了道場後,玉玄先師浪遊天下,發誓誓要再找回盂盆,為了找回盂盆,先師甚至還蓄髮溜鬚,從和尚喬扮成了道士,先師遊蕩了天下三十餘年,走遍了中土每個角落,但奈何盂盆和連同偷寶的道人就如人間蒸發了一樣,找不到任何一點蹤影與蛛絲馬跡。

生命的最後十年,玉玄先師見尋找寶物無落,此生也時日無多,尋找寶物的下落只能寄託於下一任傳人的身上了。玉玄先師思前想後,於是從中原去了遠在萬里西域,玉玄先師在當年第一代先師佛圖澄大師出家不遠的地方建立了報母寺。

報母寺每代法脈傳人的終極任務,便是尋找盂盆,而盂盆正是當年目犍連羅漢地獄救母所用,故寺的名稱為報母寺,其用意正是如此,後世弟子勿忘尋回佛家寶器。

為了使尋佛寶的任務一直被傳承下來,玉玄先師還設計了一套外人無法分辨的傳承秘規。玉玄先師自己改名為佛圖僧,以後法脈傳人名號依次是烏巢、木巢、青巢、玄巢、雲巢,雲巢禪師過後又再以佛圖僧為法名,佛圖僧之後,又依次是烏巢、木巢、青巢、玄巢、雲巢,如此迴圈往復。

每代法門弟子文字記載尋找盂盆經歷 ,皆以各自僧名所載,不記任何時間,如此倘發意外,被外人尋到這些筆記,皆因同一個名字有不同尋寶版本,讓外人根本無法辨別哪個版本是真哪個版本是假。

而這些僧名的傳承順序,只有透過上一代的僧人臨終之時口傳至下一代僧人之口,不記任何文字。我派得佛寶後,以佛圖澄大師修為最深,又是讓我門重獲佛寶的第一人,故尋寶之人首任繼續以佛圖二字命法名。

我門佛圖澄大師法脈再顯神通於志公高僧,志公傳傅大士,傅大士傳妻劉妙光,妙光傳羅玄高僧,羅玄傳玉玄,盂盆,碗也,形似鳥巢也,故僧名最後一字皆取巢字。

佛圖澄大師,乃我門首祖,再顯神通之祖乃志公禪師,傳言志公大師生於樹上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