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67章 入獄 (1 / 2)

此後過了兩三日,那個酈娘果然沒有去糾纏柳翰文,柳翰文自是也不再去那座茶肆,眼見風平浪靜,本以為那不可言說的一晚就此湮滅,他剛要放下心來,都城卻出了一樁大事。

五日後,突然有二三十個進京趕考的舉子聚集到禮部鳴冤告狀,說都城內有人科舉舞弊,私下販賣會試試題,價高者得之。如今試題的價格已被炒至五百兩紋銀,已有家中出身鹽商和世代為官的舉子買下了試題。家境普通的舉子自然不忿,相約到禮部喊冤,只盼冤情上達天聽,給天下讀書人一個交代。

柳翰文作為本次科考剛上任的主事官,自然不敢怠慢。此時距離會試還有兩個多月的時間,卻有人開始叫賣試題,他直覺是有人用假試題行騙,便湊請先帝,先將一干人等帶回都城府尹衙門,一併審問清楚。先帝允之。

都城府尹衙門雷厲風行,不過半日便將買賣試題的眾人拘了起來,一通搜身,果然搜出了試題。

試題呈上,卻令一眾官員大驚失色。這份試題竟與會試已定下的策論題目一模一樣,一字不差。在離會試尚有兩月之期,試題只有先帝和各位主考官員知曉,卻離奇洩露出去,還被人公然叫賣,到底是有人損公肥私,還是朋黨勾結,無論是哪一件,都會令牽扯的官員吃不了兜著走。這已不單單是行騙之事了,分明就是一樁科舉舞弊、欺君罔上的大案。

先帝聽聞,自然是勃然大怒,即刻命刑部、大理寺、督察院三司會審,將所有掌管此次科舉的官員共一十二名一同下獄審問。

柳翰文鋃鐺入獄,然而即便如此,他依然認為自己只是受了池魚之災,待三司查清事情的來龍去脈,自然會放他出去。於是他毫無沮喪驚惶之狀,只安然呆在監牢裡,該吃吃該睡睡,就連每日來給他送飯的獄卒都以為,柳大人為人坦蕩,定未摻和這趟渾水,不日便會離去。

然而到了入獄的第三日,柳翰文沒有等來無罪釋放的訊息,卻一大早被提到府尹衙門過堂候審。因此案被都城所有舉子盯著,三司主審亦怕眾人質疑他們官官相護,因此刑堂沒有設在刑部,而是特意設在了都城的府尹衙門,還允許百姓在外圍觀望。

在大堂之上,柳翰文尚不是戴罪之身,靜靜坐在下方給他設的小几上,看著上首三位昔日的同僚,還想尋些蛛絲馬跡出來。然而面對柳翰文小心詢問的眼色,三司主審都不自在地躲閃著,令柳翰文覺得有些不安。

直到本次販賣考題的人犯被帶了上來,柳翰文才終於篤定事情不對了,堂上赫然出現了戴著枷鎖鐐銬的茶肆掌櫃許鳴和歌伎酈娘。

刑部尚書率先開口,無比惋惜地看著柳翰文:“柳大人,你我數載同朝為官,在下敬你乃正人君子,一貫忠君愛民,為何會做出如此糊塗之事。如今這兩個人犯都已交代了,柳大人也早日如實認罪才好,也許陛下會念在昔日的君臣之誼對大人從輕發落。”

柳翰文強自按下心中的不知所措,起身言道:“三位大人,柳某自三日前被關入大牢,始終堅信陛下和三司主審會還我一個清白,我從頭至尾都不知曉試題洩露之事,何來認罪之說?”

吏部尚書嘆了口氣:“既然柳大人心存僥倖,那本官只有出示人證物證了。”說完,便對著下首跪著的兩名人犯說道:“許鳴、酈娘你二人就將先前招供的來龍去脈與柳大人當堂對質吧。”

茶肆掌櫃許鳴心虛地看了柳翰文一眼,旋即移開,目光飄忽,含含糊糊說道:“既如此,還是酈娘先說吧。”

酈娘倒是鎮定,面上有破釜沉舟的平靜,她對著三司主審磕了一個頭,看都未看柳暮江一眼,說道:“民女本是青州人士,因家道中落淪落風塵,三月前輾轉到都城討生活,在臺魁巷彈曲賣唱。柳大人常去茶肆小坐,因憐憫我一個弱女子謀生不易,常打賞我幾吊銀錢。我對柳大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