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365書包網>歷史軍事>大明之最逍遙太子> 第100章 誰讓自己是太子呢。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00章 誰讓自己是太子呢。 (1 / 2)

“皇上,您說土豆每畝產量能有兩千多斤?”

“是的,如果不是朕親眼目睹,朕也不敢相信。”

在乾清宮中,弘治召集內閣閣老及戶部官員商議國事。

西山收穫的兩千多斤土豆,全都保留下來再次育芽種植,並擴大溫室面積。

等明年春天再次豐收後,就可以適時大規模推廣了。

大臣們半信半疑,世上竟有如此高產的作物?

等到西山再次收穫土豆時,他們一定要親自去看看,到時候就能辨別真假了。

“這土豆竟然有增強體質的效果,朕食用兩次後,感覺身體比以前更健壯了。”

朝臣們都覺得弘治皇帝有些誇大土豆的功效,按照他的說法,土豆不僅是糧食,幾乎成了神奇的靈丹妙藥。儘管如此,弘治的精神面貌確實體現出明顯的改善。然而,不論土豆多麼優良,全國範圍的推廣還得等到明年。目前的困境是,朝廷再次陷入了財政危機。

今年的冬季異常寒冷,連綿的大雪導致許多房屋受損,原本糧食產量就不足,現在又出現了大量流民,各地紛紛向朝廷上奏,請求救濟災民。此刻,眾臣本應討論如何應對這場雪災,但他們並未商議,而是齊刷刷地看著弘治。

弘治察覺到眾人的眼神,心中疑惑:這是什麼意思?又要動用皇傢俬庫的錢嗎?

弘治直言,皇傢俬庫同樣沒有餘裕。但大臣們依舊望向弘治,既然私庫沒錢,那麼太子應該有錢吧。弘治無言以對,對他們的厚顏感到無奈。大臣們低下頭,雖然覺得不好意思,但別無選擇,救災刻不容緩。

弘治思考片刻,決定傳喚太子。朱厚照到來後,瞭解到情況,問道:“還缺多少?”

韓文有些尷尬地回答:“殿下,還缺四十萬兩,這些資金將用於救助災民以及明年為他們重建家園。”

“你們……唉!算了,我會讓谷大用給你們送去。”

朱厚照望著這些大臣,感到失望,想說的話終究沒有說出口。他們都知道道理,卻不去實踐。朝廷每隔一段時間就會面臨財政困境,稅制改革迫在眉睫。然而,他們不敢輕易嘗試。

朱元璋英明神武,驅逐了異族,恢復了漢人的江山。但他並不擅長經濟管理。他建立的稅收制度存在諸多問題,這可能與他貧窮的出身有關,不願對百姓徵收重稅,因此稅率設定得很低。根據朱元璋的計算,按照這套稅制執行,明朝一年的稅收正好等於一年的財政支出。但這僅限於理想狀況。

通常情況下,朝廷還會有一些非正常開支,如軍事行動、賑災、大型工程等。一旦遇到這些情況,朝廷的財政就會吃緊。實際上,大明朝並不貧窮,窮困的是朝廷。若要增加稅收,勢必觸動某些人的利益,比如朱元璋規定有功名者可以免交一定數量田地的稅,功名越高,免稅額度越大。

然而,擁有功名的人常常隱瞞田產數量,實際免稅的田地遠超規定。隨著有功名的人增多,隱瞞的田產也隨之增加,尤其到了明朝晚期,這種情況更加嚴重。理論上,百姓每年都會開墾新土地,但實際上能徵收到稅的土地卻越來越少。如今,誰敢去清查土地,誰就是與天下讀書人作對。

全家到時候都不知道會怎麼結束生命。

還有商業稅的問題,如今能經營大規模生意的人,要麼自家就有在朝為官的,要麼依附於大官僚。現在提出徵收商稅,必定會遭到強烈的反對。

朱厚照明白,和他們爭論無濟於事,自己的財富再豐厚也只是數字,總不能坐視百姓受苦。既然有能力幫助,那就伸出援手吧。畢竟,他是太子。

朱厚照感到十分疲憊。

錢進來上次在回城的馬車上一路跪著,直到晚上心跳仍然砰砰作響。度過恐懼的階段後,他又興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