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365書包網>歷史軍事>大明之最逍遙太子> 第161章 再議平叛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61章 再議平叛 (1 / 2)

在乾清宮,弘治召集大臣和太子,再次討論如何平息“米魯之亂”。大臣們都低著頭,不敢直視弘治。一方面,弘治正生氣,他們要表現出主憂臣辱,主辱臣死的態度。另一方面,他們不好意思看站在弘治御案側下方的朱厚照,之前嘲笑朱厚照時有多不屑,現在就有多尷尬。特別是兵部尚書劉大夏,臉色紅得近乎發黑。錢鉞的表現實在讓人失望,貴州的戰況幾乎如朱厚照預料的那樣發展。錢鉞過於書生氣,初期處理叛亂的方式過於保守,導致明朝錯過了平叛的最佳時機,讓米魯勢力壯大。後來,由於指揮不當,米魯的叛軍士氣高漲,信心滿滿,反而壓制了明軍,迫使明軍陷入被動防禦。錢鉞一個人就把明軍變成了叛軍的優質陪練,暴露了明軍戰鬥力弱、管理鬆散的問題。

\"啪!\"

弘治將奏摺重重摔在御案上,大臣們紛紛顫抖。\"說話啊,我叫你們來是出主意的,不是來當擺設的。\"

成化年間,從內閣首輔萬安、大學士劉吉、劉珝,到六部尚書,大多尸位素餐,只求無過,不求有功,所以有“紙糊三閣老,泥塑六尚書”的說法。弘治的批評很嚴厲,不僅因為平叛不利,還因為近兩個月來大臣們在對日貿易問題上與弘治意見不合。

你們內鬥倒是挺在行,一個小土司的叛亂卻越鬧越大。這時,李東陽開口說:\"啟稟皇上,現在應該集中精力解決平叛問題,應再選合適的人去平亂。叛亂已從貴州蔓延到雲南,如果再讓叛軍壯大,後果將難以想象。\"李東陽清楚輕重緩急,當前首要任務是平定叛亂...

李東陽是個有責任感且考慮周全的人,他一直盡力緩解中日貿易中的衝突,試圖平息事態。

朱厚照沒等大臣們發言,搶先說:“父皇,我覺得李大學士說得對,現在應該再派人去雲南平定叛亂。我推薦王守仁擔任貴州巡撫,只要他出馬,雲南的叛亂就不值一提了。”

大臣們正商量著該派誰去平叛,聽見朱厚照再次提議王守仁,雖然覺得荒唐,但也沒人出言反對。大家都知道平叛是個棘手的任務,成功了皆大歡喜,失敗了只會讓事態惡化,後果嚴重,無論是個人還是朝廷,都不是好事。

弘治不明白為什麼太子如此信賴王守仁,一再推薦他去平叛。但大臣們也都保持沉默,此時推薦誰,都不一定能得到感激。弘治說:“王守仁還太年輕,資歷也不夠,難以勝任重任。”

王守仁目前只是庶吉士,前途無量,但眼下沒有官階,讓他直接當一省巡撫並不實際。這時,李東陽提出:“微臣推薦左副都御史王軾擔任貴州巡撫,督管貴州軍事,討伐普安賊婦米魯。”

王軾是個可靠的人,成熟穩重,有平叛經驗,曾在地方和朝廷擔任重要職務。李東陽認為王軾是最合適的人選。其他大臣也紛紛表示同意,反正推薦人是李東陽,成功與否由他負責。

弘治聽到王軾的名字,頻頻點頭,確實覺得他很合適。朱厚照明白這次平叛讓王守仁獨挑大樑不太可行,給他安排個副職一同前往應該沒問題。於是他說:“我還是推薦王守仁帶領飛球營參與平叛,飛球營的訓練已初見成效,會有出奇制勝的效果。”

弘治點頭答應,不能總是駁斥太子的面子,況且太子在平叛上展現出了洞察力,他相信王守仁有其道理。大臣們也不好多說什麼,雖然對那個飛來飛去的球有些牴觸,但只是一個隨軍參與的角色,沒必要反對。萬一再次平叛失敗,也能分擔些責任。

接著,他們討論了一些具體事宜。弘治下令,任命王軾為貴州巡撫,督管軍事,王守仁則擔任按察使,協助討伐米魯。

待大臣們退下後,只留下弘治和朱厚照。弘治問:“太子如何看待接下來的平叛行動?”

如今弘治不再忽視朱厚照的看法,就像這次平叛,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