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365書包網>仙俠小說>我的公公叫康熙> 第三百四十二章 銀封到了(第一更)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百四十二章 銀封到了(第一更) (2 / 3)

這是織造衙門自己的製造局。

做的各色絲綢專供上用。

江寧本地還有織機兩萬五千數,男女織工數萬,成為江南絲綢集散地之一。

九阿哥聽著心熱。

未必就要官屬的那些織機,想要另外弄起一攤來,也好湊人手。

“自開海以來,西洋料子進來不少,價格恆貴,織造局那邊試著織了沒有?”

九阿哥問道。

曹寅搖頭道:“製造局內供料子,都供應不足,還需要向外頭採買……”

九阿哥露出失望來,不過也不算意外。

要知道內務府進來的料子,不僅要供應宮中上下人等日常所需。

京城的宗室王公,蒙古的內藩外藩王公,還有其他藩屬國,每年跟著銀俸下來的,都要相應的綢緞料子。

還有就是,上用的成衣,宮中其他主子的吉服、蟒服,都是三大織造裁製。

“江寧出的料子,最厚的是什麼?”

九阿哥問道。

曹寅想了想,道:“官造的寧緞最厚,每一根經線,需用絲三萬多縷,是杭綢的三倍……”

說到這裡,他指了指身上補服道:“臣這件衣裳,就是寧緞……”

九阿哥看了兩眼,點了點頭。

寧緞卻是比其他料子厚實。

他的冬吉服、冬禮服,也都是寧緞的。

“若是在江寧本地設織場,招募千名織工,織西洋絨呢料子,所需拋費大概是多少?”

九阿哥問道。

不是不能在其他地方設場,而是沒有那麼多熟練的織工。

雖說工藝不同,可是大同小異,學起來也比外頭的人快。

外加上配套的織機工藝,染色工藝都是成熟的,在江寧設新織場,更為便利。

曹寅露出意外來,他猶豫了一下,道:“奴才當年剛到江南,也叫人留意過西洋料子,那不是絲織物,材料似羊毛,還比羊毛細軟,染色也與綢緞不同,恐難織成……”

九阿哥讚賞的看了曹寅一眼,道:“是羊絨,黑羊身上絨毛……”

曹寅沉思了片刻,點點頭道:“原來如此,怪不得西洋料子,厚的毯子如同羊毛氈,竟是異曲同工;還有輕薄軟糯,似綢非綢的,應該也是先織絨線,再織成料子!”

九阿哥拿了紙筆,隨後畫了一個圓球,標註出英吉利、法蘭西、義大利的大概位置,帶了興奮,跟曹寅道:“他們比大清更往北,需要這些厚料子,咱們造出來,從廣東海關出口,賣給他們去……”

曹寅聽了,卻是躊躇。

“九阿哥,若是官造,還是要以進上為主……到時京城也好,蒙古各地也好,怕是需要數量也只高不低。”

九阿哥蹙眉:“那加大產量呢?”

曹寅道:“怕是三、五年之內,無力外供;三、五年之後,到底如何,還要請皇上定奪。”

什麼是“內造”?

不僅是工藝,還是體面。

市面上不許流通。

只作皇家專用,這種料子賜下去才彰顯皇恩浩蕩。

九阿哥心裡算了下經濟賬,要是歸在內務府帳上,採購的價格平平;要是直接劃到海關,價格翻上一、兩倍,皇父也會有所取捨。

九阿哥道:“謝曹大人提點,爺記下了。”

曹寅就是在內務府露個面,京城還有親朋故舊要走動。

他這次回京覲見,主要是為了明年南巡之事,因此在京城的日子不多,還要趕回江寧。

等到曹寅離去,何玉柱才拿了禮單過來。

是年禮。

荷包八對,絨花八盒,摺扇八柄,銀八封。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