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365書包網>仙俠小說>我的公公叫康熙> 第一千五百零五章 提議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千五百零五章 提議 (2 / 3)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皇子府這裡差事清閒,你手頭也沒有其他差事,要不要明年去桐城轉轉?”

天暖了出發,過去待個十天半月的,再跟張家人一起回京。

福松聽了,臉色有些泛紅。

要說出門,沒有哪個京旗不想出門的。

他長這麼大,最遠的地方只去過天津。

他給張廷瓚倒了一杯酒,道:“這……方便麼?”

張廷瓚道:“怎麼不方便?正好可以去見識見識桐城風貌……”

不是張家想要顯擺小女婿,而是張家家務事也是一言難盡。

張家三女婿是個落第秀才,十幾歲就中了秀才,可是考了二十年,還沒有過鄉試,家裡也日漸窮困。

張英還鄉,心疼女兒,就在養老之所,給女兒留了一個小樓,賜女兒居住,才使得三女兒家裡不至於無糧下鍋。

偏偏三女婿是姚家子弟,志大才疏,在江南遊學,一年之中,大半年在外。

張廷瓚邀請福松,也有幾分私心,想要讓家裡人對比一下兩個女婿。

三妹夫缺少擔當,對男人來說,這就是最大的不該。

就是種地的老農,也曉得當供養妻兒,到了三妹夫那邊,一個舉業在前面擺著,就成了最大的藉口,將妻兒都丟在家鄉,不聞不問。

偏偏姚家跟張家的境遇有了顛倒,張家人不好說女婿什麼,否則落到鄉人眼中,就成了張家嫌貧愛富,忘恩負義。

還有就是桐城的文風重,書香門第中男子除了舉業,諸事不問的,全憑妻子操持生計的,大有人在。

這也是為什麼張家三姑奶奶,明明是大學士之女,還要每日想著柴米油鹽,還要織布換銀子。

張廷瓚可不想下頭的弟弟們還有子侄們,也跟張廷玉那樣,覺得張家的女兒也當如桐城那些當家娘子一樣,辛辛苦苦地去供奉丈夫舉業。

福松就是個好女婿模板,也讓那些桐城姻親們看看自己的兒郎配不配跟張家提親。

福松聽著心動,道:“那我先問問家裡……”

張廷瓚道:“那是應該的……”

等到九阿哥回家,就給舒舒帶來了最新的宮中訊息。

“我才曉得,這次汗阿瑪奉太后去暢春園,後宮嬪御,竟然只帶了和嬪……”

九阿哥說著,很是好奇了,道:“那茯苓粉的事情,到底查出來結果沒有?先頭汗阿瑪讓按照妃位供給承乾宮,也沒有發話止了,那是要安慰和嬪,給封妃?”

承乾宮只住著和嬪跟幾個常在,嬪就有資格為主位,本當住正殿的。

不過因承乾宮意義不一樣,和嬪當時挪宮時,就指明是後殿,後頭遇喜,才遷正殿。

當時的意思,只要順利生產,不管男女,都要封妃的。

舒舒搖頭道:“不會單獨封妃吧?王貴人那邊可是三個皇子了,生子有功,也當晉的……”

要不然兩人都封,要不然都不封。

否則的話,有失公平,不是康熙對後宮的風格。

九阿哥道:“那就只是安慰?那也太沒意思了……”

嘴上說幾句,賞兩盤東西,頂什麼用?

要是有人敢害舒舒,九阿哥覺得自己能剝了對方的皮,讓對方闔家抵命。

舒舒道:“只帶一人,也是體恤了。”

九阿哥道:“幸好王貴人有寵,否則十九阿哥怕是保不住了。”

康熙對和嬪太特殊了,有點兒老房子著火的意思。

不過還有敏嬪跟王貴人在,不算獨寵,也就沒有那麼顯眼。

舒舒也有些拿不準了。

早年皇子少,兒子更金貴,誰曉得現在呢?

暢春園,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