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365書包網>仙俠小說>我的公公叫康熙> 第一千六百三十七章 見聞(求雙倍月票)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千六百三十七章 見聞(求雙倍月票) (2 / 3)

雖說在朝廷之上,伊桑阿的立場跟岳父索額圖並不一樣,翁婿人前也是相對多年,可是多了這一重關係到底不一樣。

只看伊桑阿給幼子擇岳家,擇了“索黨”的馬爾漢家,就曉得這關係是斷不了的。

受了牽連,也不必喊冤枉。

舒舒聽著,想到了張英。

本朝文官致仕的年歲是七十,做到尚書、大學士這樣的品級,七十就不是上限了。

只要耳聰目明還沒有昏聵,熬到七十幾還在任上都是正常的。

可是伊桑阿跟張英,都是六十出頭就以病告退了大學士。

前者是受牽連,後者也是。

只因為張英給太子講學,還兼任了多年詹士府詹士。

康熙對太子的戒備,是從三十八年就開始升級的。

康熙三十八年,紫禁城大索……

舒舒心中很微妙。

或許這就是帝王,只要有風吹草動,就疑心生暗鬼。

幸好他們從宮裡搬出來了。

要不然的話,風聲鶴唳的,沾上一星半點兒都沒好。

九阿哥也想到了張英,卻不是想的張英致仕,而是想著南下的福松:“這都出門一個來月了,應該到桐城了吧?”

舒舒道:“應該到了,第一次出遠門,也不知情形如何。”

她有些擔心了。

三個弟弟,最大的才十九歲,剩下兩個更小。

就算身邊有老成的人跟著,可行船走馬的,也叫人牽掛……

江南,桐城。

福松、珠亮跟小四富明幾個風塵僕僕,終於到了此行的目的地。

到了張宅外,先入眼就見到了聞名天下的“六尺巷”。

小小的巷道,兩端立石牌坊,上面刻著“禮讓”兩個字。

這兩個字可不一般,是今上御筆。

也是因為這一御筆,關於張家“六尺巷”的趣事,也傳遍了京城。

看著連綿不斷的院牆,他們就曉得“六尺巷”只有一個。

別說張家佔幾尺地,樂意讓出宅地供張家擴張宅邸的鄉鄰,不是一家兩家。

過去碼頭接人的是張家三爺張廷璐與張家長孫張若霖。

張廷璐二十七、八歲,比福松兄弟大了一截,很是沉穩的樣子;倒是張若霖,十九歲,跟福松同庚,看著活潑一些。

張若霖是張廷瓚長子,跟胞弟一起在老家讀書,已經成親數年,娶的也是姚家出來的姑娘。

張、姚兩家是世姻,張若霖是長孫,沒有例外。

叔侄兩個雖在老家讀書,不過早年也是在京城長大,跟福松幾個說起京城來,並不見生疏。

尤其是張若霖,經常收到其父家書,曉得小姑姑這門親事的由來,是父親選看好的姑父人選。

正四品司儀長,已革宗室子弟,八旗舉人。

這身份聽著略奇怪,不過親事內裡實惠。

沒想到親事定了不到一年的功夫,福松就恢復了宗籍,即便只是閒散宗室,那也是宗親。

眼下見福松相貌不俗,行事端方,珠亮跟富明兄弟也斯文有禮,張若霖對他們也很是親近。

倒是張廷璐,與次兄張廷玉年歲挨著,兄弟感情最好,往來信件也多,曉得長兄跟次兄對這門親事的分歧。

沒有見到福松之前,張廷璐即便相信老父跟長兄的眼光,可還是覺得這門親事得不償失,影響張家在江南士林的清名。

姚家提出的婚配人選,就算是不合適,桐城還有其他幾家老親。

張家、姚家、馬家、方家,這幾家桐城著姓,聯絡有親。

幼妹嫁到本地,有孃家倚靠。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