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365書包網>仙俠小說>我的公公叫康熙> 第一千六百四十章 兩全(求保底月票)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千六百四十章 兩全(求保底月票) (2 / 3)

張六爺跟張七爺年歲小,跟姚夫人也最親近。

眼下姚夫人一直沒有開口,這兩個小的,就很擔心姚夫人。

眼見著有變故,張六爺就道:“父親,母親甚是不放心三姐,就算叫了三姐一家回來住,也為三姐的日後擔憂……”

姚姑爺屢試不第,外甥也十來歲,沒幾年就要應童子試,到時候又要預備銀錢。

還有外甥女金釵之年,如今又流行厚嫁,這嫁妝還沒影子。

有了這五百畝妝田的貼補,一年出息兩、三百兩銀子,不算多,卻足有一家四口生計,還能攢下結餘,預備兒女嫁娶銀子。

這妝田,是個不傷顏面貼補三姐的最好方式。

張七爺也道:“女兒也是父親的親骨肉,眼下這田產不是祖產,是父親出仕三十餘年所攢下,分給姐姐們一些,也是全了骨肉情分。”

張英看著兩個小兒子,面上多了欣慰。

張四爺臉上漲紅,瞪著兩人道:“你們倒是會討好父親、母親,卻不想想,總共就一百二十頃地,父親早說了,以後分家的時候,一半的地不分,要歸在公中,供子弟讀書,只分剩下的六十頃……”

諸子均分,也只是每家十頃罷了。

這從六十頃變成四十頃,他們兄弟就相當於少了三成三。

張六爺想了想,吭哧道:“那六百多畝地,一年下來出息也有二、三百兩銀子,夠用了。”

張七爺則有幾分天真,道:“又不是現下就分家,等到十年、二十年後分家,說不得田產早增加了幾十頃!”

張廷璐望向張四爺,也道:“七弟說的對,大哥去年就送了五百兩銀子回來……”

那就是置辦半頃地了。

張若霖眼見著叔叔們意見相左,就沒有開口。

他曉得小叔的願景是好的,可是生老病死,說不清楚,祖父已經奔古稀的人。

張家分家的時間,還真是說不好。

張四爺臉上帶了譏誚,道:“大哥是叫人捎了五百兩銀子,可聽說父親歸鄉之前,給大哥留了十幾箱的東西,幾個五百兩都抵了吧!”

張廷璐聽著這話,露出不贊成來。

張英看著張四爺道:“我雖出京,可是京城的人情往來還沒有斷,讓你大哥幫我應付人情往來,這有什麼錯處?”

張四爺移開眼,道:“哥哥們都有出息,弟弟們也孝順懂事,我是個沒出息的逆子,自己給妻兒賺不來,就只會算計家裡這些東西,捨不得少了……”

張英看著四兒子,覺得堵心,道:“說這些做什麼?這些年誰虧待過你不成?”

張四爺啞聲道:“那些田,要是父親直接給了,兒子也沒有資格攔著,可既是要問兒子們的意思,不管其他兄弟如何,兒子是不應的,兒子是白身,兒子這一支的兒孫,往後說不得就要靠著這十頃地傳家。”

姊妹再親,親不過兒女去。

張英嘆了口氣,沉默了好一會兒,道:“出京之前,皇上有賜金,還有不少程儀,還有幾箱子的古董珍玩,到時候就叫人再置辦二十頃地。”

他做了十幾年的尚書,二年的大學士,就算自己不置辦古董,也攢下不少。

尋常的,就留在京城給張廷瓚收著,備著他跟張廷玉走禮用;可以傳家的,帶回了桐城,打算傳承後人。

還是先顧念眼前人。

不能看著女兒的窘迫置之不理,也不能讓兒子心裡生了埋怨。

張四爺沒有再說什麼。

事情算是就此議定。

等到兒孫都出去,只剩下夫妻兩個。

姚夫人嘆了口氣,道:“是我讓老爺為難了……”

張英搖頭道:“早先咱們在京城還罷,看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