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365書包網>仙俠小說>葬宋> 第426頁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26頁 (1 / 2)

就這樣,宋軍既不攻,又不走的在這裡呆了十五天之後,開始做出的攻城之威懾也就是想拖延時間而已,他們在等待著邵武人高日興、高從周叔侄二人率領的一萬五千大軍前來,大家都明白郢州的防禦措施做得十分不錯,要是強攻所付出的代價必大,所以從一開始就是準備讓開郢州,直奔襄陽而去的。不過是怕元軍在後面騷擾,所以做出一種威懾之態,等待著高日興、高從周前來繼續牽制,和其糾纏,只要是襄陽還有其他關隘陷落,斷了郢州的糧道,那麼郢州也將不攻自破。

而作為大宋的土地,他們對郢州四周的地形、道路自然是十分的清楚。張鎮孫和呂文煥早就想先放下郢州,把這顆釘子擺一擺再說。

繞道先取襄陽,這自然有避開釘子,先吃軟的好處,但也有不利的一面。郢州是大宋進軍的咽喉之地,丟下它不攻取,等於攔住了大軍的退路,這也是用兵之忌,所以才在等待後續人馬趕過來將其牽制住,才能放心的北伐。

邵武人高日興、高從周叔侄二人率領的一萬五千大軍到了,兩支軍隊在那裡交換防線,而張鎮孫囑咐其不要強攻,只需要緊守圍城陣線,不讓元軍出城就可以了。

幾天之後,張鎮孫和呂文煥的大軍繼續朝北進發,而高日興、高從周叔侄二人則安營紮寨,做起了長久的打算。

達達其萊乎聽到這個訊息後,才知道宋軍到底是什麼打算,他沒有想到宋軍的胃口有那麼大,但是也不願這麼輕易地放走敵人,一面派人去襄陽報信,一面便派千戶趙天孫率兩千騎兵追擊。趙天孫是女真人中一個較早投靠元朝的千戶。他想,宋軍沒有騎兵,而自己所率的是兩千精銳騎兵,就算是打不過,也能拖死對方。那樣將軍派出的信使就能早一步到達襄陽報信,讓襄陽方面做好準備。所以只催促部隊追趕,恨不得一齊撲將上去,將敵人按在原地不動。

待趙天孫率領他的騎兵疲憊不堪地追到泉子湖時,連宋軍的一點影子都沒有了。人疲馬倦的他們,正準備休整片刻,然後再繼續追擊時,突然天上降下成片的箭簇,中間還夾雜著一些莫名其妙的爆炸,不少騎兵當即被擊中滾落馬鞍。在他們還弄不清從何處來的襲擊之時,突聽四周響起吶喊之聲,緊接宋軍的步卒成散星形,排浪一般從四面捲了過來,很快就衝進了密集的元軍中一頓狂亂砍殺。

趙天孫這才明白是中了宋軍的埋伏。他忙吶喊著帶領士兵們奮起抵抗。無奈敵人雖然沒有騎兵、兵卒們的訓練也不一定比蒙古人強多少,但是對於戰術的運用要純熟精到得多,很快就有許多元軍倒在宋軍的大宋馬刀和火器之下。

而少量的宋軍騎兵也漸漸投入了戰鬥。一眼就能看出了趙天孫是這支騎兵的指揮官,所有的騎兵都一股腦的朝趙天孫壓了去。

此時,在這泉子湖畔的狹長地帶,宋、元兩軍,殺得天昏地暗。金屬碰撞的鏗鏘聲,將士嘶啞的吶喊聲,戰馬噴鼻的喘息聲,以及中刀倒地慘烈的哀叫聲……渲染了這片小戰場極其悲壯的氣氛。趙天孫看自己騎兵都紛紛陷入了死戰,也沒有獨自逃出戰場,而是在拼殺正激烈的戰場圈裡面跑,這樣,宋軍的騎兵也發揮不了優勢。

不過作為宋軍的首戰,所以對蒙古人的將領盯得很緊,驅著坐騎在混殺的人馬中穿行,緊緊盯住趙天孫追了過來。正在逃跑著的趙文義,他雖然人很鎮靜,但是坐騎卻慌不擇路,前蹄不幸踩在一匹死馬身上,被滑倒了,追上來的宋軍騎兵手起刀落,結果了性命。

主將被殺,元軍計程車氣頓時低落下來,逃的逃,降的降,戰場上丟下了幾百具屍體。元軍既已潰退,張鎮孫等人也不讓追殺。因為元軍都是騎兵,就算是追也追不上,大軍回頭朝襄陽開始進發了。

第一百五十九章 宋伐(五)

初冬的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