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365書包網>仙俠小說>葬宋> 第432頁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32頁 (1 / 2)

張鎮孫和呂文煥想到,要取襄陽的目的在於取。開封,以及收復大宋河山的,而不只是要取一個襄陽,儘量減少兵力的消耗自然是上策。何況蒙古人內部已經是混亂不堪,雖然想挽狂瀾者大有人在,但看穿其必亡命運,不願與其殉葬的人也不會少。

特別是襄陽黃。順帶了一支隊伍來降。黃順的出降,不只是削弱了襄陽守軍的力量,特別是在士氣上會對襄陽守軍以極大的挫傷。再加上剛才為了定準炮彈落點而打的幾炮,聽黃順說已經給城內帶來了很大的混亂和困惑。想來勸降是十分容易的,這麼一來,呂文煥才出現在襄陽城的視線範圍之內。

想想自己不也反戈相向了,為什麼隨世昌就不能走這一步呢?兩人商量定案,然後由張鎮孫寫了一封勸降信由弓箭手射入城中,然後呂文煥在城前露面,以示宋軍的寬容。呂文煥雖覺得面上有些不好看,但是為了戰功,也只能如此了。

隨世昌手裡拿著張鎮孫親自寫的勸降書,想著呂文煥現在又回到了襄陽領兵,雖然只是一個副將,但是看著樣子也是頗為得勢,不由的呯然心動。

兩難的抉擇,自己的年紀大了,要為兒女考慮,在襄陽城新納的那幾個小妾可以不顧,但是在元朝做官的幾個兒子總要顧及吧,要是自己真的降宋,不用想,就可以知道自己家人的下場,蒙古人的手段他是知道的。

呂文煥的降宋,不過是佔了一個家小都在臨安的便宜,怎麼能和自己比呢?在隨著劉整降元之後,由於自己的驍勇在軍中是出了名的兇悍,所以很受蒙古人的器重,雖然自己只是一個千戶之職,但是兒女們卻都被安插到很多重要的職位上,若是自己降宋的訊息傳出,那麼首當其衝的就是自己的兒子,然後就是在汴京的妻妾們。

自己該怎麼選擇,現在要麼是自己一個人死,要麼是全家死,隨世昌苦笑著坐到椅子上,也不知道自己在想些什麼,最後決定,還是先拖一天是一天吧,宋軍既然勸降,那麼就必是顧及傷亡。

那麼要投降,總要給老子時間吧,先看看再說,隨後讓師爺寫了回函射了過去,天黑之後,迷茫的在那裡想著,宋軍的火炮,真的就那麼厲害嗎?也不知道玉昔帖木兒知道襄陽的情況之後,會不會發兵來救?

就算是來,能趕的上嗎?

玉昔帖木兒也不是個庸碌無為之輩,否則,當初忽必烈就不會讓他獨自在江北行省代理政事,關於宋軍北伐的訊息,他早就知道了情況,只是需要南北左右逢源,北面的蒙古各部紛紛過來拉攏,而江北各地更加是民亂如潮,百姓們都已經無心生產了。

還好,那個趙顯一直沒有給自己搗亂,一直不問政事,只是在深宮之處研究佛學禪理,在忽必烈在世的時候,還幾次託自己上表大元皇帝,說是要出家為僧,被忽必烈一笑了之,因為江北之地自從有個順昌王朝之後,安穩平定了很多。至少造反的不多了。

因為造反是要大義的,皇帝還在這裡呢?還是正宗的宋室皇族,你們以前度宗皇帝留下的正宗血脈。而手下大部分也是漢人,那麼你還要造反的話,有很多人就要問問你的具體用心了。再說了,自從忽必烈刻意交好江南之後,並不禁止你遷移到江南去。

問題是,很多人還戀著自己的家鄉,不肯離去,所以造就了江北河南之地居然出現了短暫的平穩繁榮。雖然大家都知道維持不了多久,但大部分的人還是得過且過了。

但是戰事既然已經發生,再說什麼也沒有用了。宋軍看著這個陣仗可不是單單收回失地那麼簡單,意思很明顯,矛頭對準的就是這個順昌王朝。

可是你有那麼好的牙口沒有呢?玉昔帖木兒心裡想到。十年修生養息,你江南是,我江北何嘗不是呢。近幾年來,江北之地的糧食已經超過了中書省的產量,供應朝廷的各路大軍所需,同時在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