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365書包網>仙俠小說>葬宋> 第435頁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35頁 (1 / 2)

所以借著文天祥和張鈺的事情想姜明發難,快速。的收回赤紅軍的排程權,那麼直接將水軍調至高郵湖、巢湖水域附近策應步軍,也許可以彌補少許沒有騎兵的缺憾,至少可以保證附近不被襲擾,也不用再分兵保護那貴重要命的火炮營了。

除了呂文煥在襄陽附近搞的有聲有色之外,在淮。南之地,大家感受更多的就是壓力。襄陽雖然現在失去了樊城的守望相助,成為了一座孤城,樊城是由於火炮的使用不當,導致了北面城牆全面坍塌,沒有幾個月的功夫,是不要想修復起來的。

雖然是孤城,但是由於呂文煥原來就在守護襄。陽達到八年的時間,並且呂家上下守護了襄陽幾十年,呂文煥之降元也是在城內斷糧的情況下,怕蒙古人屠城才做的無奈之舉,在城內百姓的心目中威望頗高。所以暫時不用擔心。

只是兩淮之地,。確實讓人傷透腦筋,在這種情況下成為了大宋的一個雞肋,按照姜明的理論就是暫時放棄,佔領住幾個臨江的據點就好了。那樣的話,代表著北伐還是勝利的,只是暫時停止了軍事行動而已。要不然就算是不斷的往江北增加軍隊,也只是一種很不明智的,那麼只會令江南陷入更深的戰爭泥潭。

這些不但姜明透過自己的眼線知道,而且陸秀夫等人心裡同樣的清楚,可他們不願意承認罷了。因為承認了代表著這次北伐的失利,雖然收復了一些地區,卻是為朝廷財政增加了太大的負累。已經引起了一些士族的不滿,再不穩定局勢的話,可能就會導致下至民間、上至皇室對政事堂的不信任。

對於陸秀夫等人的要求,姜明那裡肯答應,失去了赤紅軍,他只能是任人宰割了,如果陸秀夫等人的所作所為,真的是正確的話,他也不是太在意,但是他們那樣急功近利的表現,已經讓姜明感到十分的不安了。

這樣和他在歷史中瞭解的陸秀夫越來越遠,他明白,由於長期的權柄在手,所以導致了陸秀夫到底是忠於國家、還是忠於皇室。乃至忠於自己中已經迷失自我,混沌起來。可能陸秀夫自己也不知道到底是什麼導致了這樣的一個心思。

然而,陸秀夫等人此時卻被眼前的急迫感所迷惑,絲毫沒有看出此時大宋潛藏的危機,他不知道大宋此時休養生息十年所積蓄的力量被他正在消耗著,而此時的趙昺,也完全繼承了他們趙家的光榮傳統,做了一個逍遙的皇帝,竟然不問世事起來。

兩下商談不歡而散,而為了使姜明就範,政事堂遂以張鈺御下不嚴的名譽,欲將其撤換,也不顧臨陣換將是犯了兵家大忌,並催動政務院商討彈劾文天祥的不作為。

這樣一來,兩邊的形式一下子緊張起來。雖然知道軍政對抗對於國家來說算是災難,但是沒有辦法妥協,因為任由士大夫這樣敗家下去,不知道在中原之地空耗國力,那就是等於給蒙古緩衝的時間。

但是此時已經勢同水火,兩相不容。在解除張鈺兵權的同時,以皇帝趙昺的名譽,宣佈解散軍事堂,加封文天祥左僕射、太尉、太師,同時軍事堂各人都有封賞,但是軍事堂這個建制已經不復存在了。

未及,仍舊奈何姜明不得,遂以黃華屬下技擊者數人,意欲行刺,但是被鴻兒及一班全真子弟發現,未成。

則被姜明抓住機會,以清君側為名,召回超影軍曾胡軍、逾輝軍陳冠山、翻羽軍趙良驄、騰霧軍柳如夜四軍,連夜控制禁衛,逮捕了陸秀夫、鄧光薦和謝仿得等人。同時入宮稟明情況,於第二天昭告天下。

江南恢復軍管,因為姜明害怕引起江南士族的反彈,誰知道,在張翔泰和文天祥等人的調節下,並沒有出現什麼大的波動。遂恢復軍政堂編制,由姜明出任政事堂主事。

於此同時,張鈺、呂文煥宣佈聽從朝廷號令,維護朝廷法紀,意思就是效忠於姜明所把持的內閣政事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