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365書包網>仙俠小說>葬宋> 第365頁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65頁 (1 / 2)

對於知道是呂文煥本人的事情,姜明吩咐大家都暫時保持沉默,而小皇帝卻是認為十分好玩,如同躲貓貓一般的好勝。

面對的人不一樣,安排的戰事肯定也不一樣,本來姜明的打算,就是要讓奔宵軍炮打福山港或者是劉家港。看來對於呂文煥這種規模的戰事是不夠的。連忙召集奔宵軍軍長趙若櫸和張鎮孫、姚良臣等人過來議事。大家要商討個好些地點,作為大宋揚威走出的第一步。

本來江陰是一個最佳的選擇,可是由於當初之規定,要在四月中旬之前,完成由崇明島至蕪湖的完全控制。所以雖然只有不到一天的水路。要是等到天亮之後趕到江陰城邊,絕地軍的何林恐怕已經發動起進攻了。

姜明不是不想讓呂文煥看到炮轟後江陰的殘垣斷壁,而是想讓其看到宋軍作戰的新方法。那樣呂文煥才不會再有任何其他的心思,更加堅定反正的決心。

前來議事的眾人聽著姜明的思路,不由的啼笑皆非。戰爭永遠是嚴肅的話題,但是姜明卻是將其看成一場遊戲,而且是做給一個曾經叛投過敵方之人看的遊戲。這樣做,是不是有些太高看呂文煥了呢?

一向粗豪的姚良臣卻是毫不在意的將手指指向常熟州、崑山州和蘇州城幾個靠近水邊、又屬於自己防禦半徑之內的州縣,示意大宋暫時只有水軍佔有優勢,但是姜明順著姚良臣的手指方向,看到了太湖、蘇州的所在,眼睛不由的亮了起來。

第一百二十六章 斷流(四)

蘇州在當時又叫&ldo;平江府&rdo;。因姑蘇山而得名蘇州。附近河網密佈,是江南水網的中心和全國河流最密集的地區,周圍農業發達,有&ldo;水鄉澤國&rdo;、&ldo;天下糧倉&rdo;、&ldo;魚米之鄉&rdo;之稱。早宋朝時傳有&ldo;蘇湖熟,天下足&rdo;的美譽。

而且蘇州境內河港交錯,湖盪密佈,最著名的湖泊有位於西隅的太湖和漕湖;東有澱山湖、澄湖;北有崑承湖;中有陽澄湖、金雞湖、獨墅湖;長江及京杭運河貫穿蘇州城北。運河水量由西入望亭,南出平望;太湖水量由三條水道婁江、松江及東江原所謂的&ldo;三江&rdo;下游入海。

的確是水軍揚威的好地方之一。只要攻佔蘇州後,經由太湖水系。那麼湖州、長興、宜興、無錫、震澤和吳江等地幾乎都在自己的囊括之下。幾乎涵蓋了整個兩浙西路的北面大部分地區,若是呂文煥起兵相應,再與福建大宋駐軍相互配合,浙東路之元軍也將是無所遁形,那麼他們只有一條路可以選擇,就是逃往江南東、西兩路或者是荊湖南路方向移動,再配合陳吊眼和文天祥的北進,那麼元軍要麼過江之後據江而守,要麼就是引軍入川、南下雲南。

只要能達到這個目的,姜明開始分江而據的初衷就已經實現了。看來他的思想還是受到了現代地形和船隻狀況的限制,當然,在他的後世,軍艦很難開進太湖地區的。不過現在整個太湖水系。據熟知江南地形的人說,三江均為水量浩瀚的大江,尤以中支松江為最寬。河口處寬二十里。青浦縣河段尚闊九里。當時太湖接受西部山區的來水,赤紅軍的艨艟和樓船足以透過其到達太湖水域。

姜明遂說出自己的想法,大家沒有想到,就這樣的一個情況下,姜明還是想分兵,不過去太湖倒是一個好地方,至少如果蕩平那裡蒙古本來就不多的幾艘戰船,皇上在太湖逐水而居,倒是比在崇明州要安全的多。因為聽在大都的細作飛鴿傳書說,徵日元軍已經在逐步撤回,雖然其中的江南兵沒有回到杭州等原來駐地,而是直接進入遼東平叛,但是也證明瞭元軍現在有空餘的戰船存在,萬一忽必烈存了拼命的心思。

那麼崇明州將會迎接首先。的第一輪怒火。自己船堅炮利倒是好說,不過一軍也只有五十艘樓船,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