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365書包網>仙俠小說>葬宋> 第388頁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88頁 (1 / 2)

針對雲南的行動,是在王阿強僱。傭軍團深入雲南腹地之後,所帶出的情況而決定的。忽必烈一直沒有放棄讓梁王拖歡找藉口攻佔安南,並為此暫時切斷了供應雲南行省糧餉的通道,命令其在安南、佔婆國、高棉、緬甸蒲甘等地自行籌備。用這一點激發將士們的侵佔之心。

於此同時,取消雲南行省的&ldo;止。殺令&rdo;,復改為&ldo;屠城令&rdo;但是適用於西南諸國,用此來放寬底線,同時算是抵消士卒們對打仗的厭惡,但是在中興元年的時候,本來對於拖歡有利的形式發生了變化。

本來,元朝大軍準備進攻佔城,設立占城行省,然後。以此為基地,吞併西南諸國。但是安南陳朝在自己國土之內退據山寨聚眾抵抗。此時梁王在李恆的幫助之下,也是得意萬分,要求東南諸國執行元廷所敕&ldo;六事&rdo;。這所謂&ldo;六事&rdo;就是:一、國主親自往大都朝拜元帝;二、王子入朝為質;三、向大元呈報戶口民數;四、為元朝出兵役;五、向元朝繳納稅賦;六、由元廷派遣&ldo;達魯花赤&rdo;與諸王共享統治權力。

也正是這所謂的&ldo;六事&rdo;在西南諸國引起了巨大的。反彈,基本就是滅國條件,你想西南諸國怎肯答應?但是在元軍慘無人道的屠殺之下。大家對元朝苛刻的&ldo;六事&rdo;採取的戰術一是推,二是拖,好在當時忽必烈一直被嶺北、遼東、江南之地諸事牽制住,無暇顧及西南諸國,一直到梁王拖歡再次在安南、佔婆國、高棉、緬甸蒲甘等地自行籌備糧草之前,&ldo;六事&rdo;仍有&ldo;五事&rdo;尚未實現。

鎮守雲南的皇子梁王拖歡率軍出師,號稱五十。萬,由拖歡率領分六路侵入安南。西南諸國無力抵抗,只有安南的陳興道在各處險隘設守抵抗,消磨元軍銳氣。

安南陳朝的皇。帝陳日烜親率十萬大軍,在紅河布陣。雖然安南軍比上次更加謹慎嚴備,但蒙古人戰力遠勝,一場激戰下來,安南軍還是擋不住元軍渡河。紅河一失,升龍無險可守,安南君臣為儲存實力,乃放棄升龍,向南部的清化府撤退。

陳日烜發布詔書,命令各郡縣都要與元軍死戰,如果力量懸殊,允許逃走,但不許投降。安南將士也在臂上刺&ldo;殺韃&rdo;二字,以示誓死抗戰的決心。

拖歡對安南堅決抵抗的態度大為惱怒,一把火把升龍的王宮焚毀,又把俘虜統統處死,他下令軍隊南進窮追安南君臣,同時要求李恆所部的元軍從側翼夾攻。面對元軍的強大攻勢,陳朝王弟陳益稷等少數貴族大臣害怕了,向元軍投降。

在危亡之際,陳興道向陳日烜分析形勢說:元軍雖猛,然勢若風火,利在急而不在緩,我軍宜避免決戰,不求速勝,使敵陷於困疲。說白了,就是陳平仲在崖山時學習大宋的遊擊戰術。

陳日烜採納了陳興道等人的策略。元軍四面出擊,府縣佔據了不少,但始終消滅不了安南軍的有生力量,而且還有敵人越打越多的感覺。

特別是安南進入雨季,潮濕悶熱的氣候更加令元軍苦不堪言,軍中疫病叢生。而從側翼進攻的李恆所部元軍由於受到安南軍的沿途阻截,遲遲不能與拖歡的主力元軍會師。更要命的是,安南軍民堅壁清野,元軍在當地找不到糧草,與大本營雲南的聯絡也在陳興道等人神出鬼沒的打擊下經常斷絕。眼看元軍陷入泥潭,拖歡無奈之下,正巧忽必烈下令撤回雲南駐防,只得下令撤軍。

但是想走已經是不容易了,陳興道立即佈置重兵攔截撤退的元軍。元軍從如月江伐木搭浮橋過河,遭到預先埋伏岸邊的安南軍突然襲擊,全軍大亂,這個時候,李恆的側翼大軍終於趕到,於是李恆拼命斷後,掩護鎮南王拖歡過橋。安南軍亂箭齊發,元軍中箭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