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365書包網>仙俠小說>葬宋> 第400頁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00頁 (1 / 2)

因為楊太后雖然不至於那麼快的讓姜明回來,但是姜明的下場也可能就是自己弟弟楊亮節以後的下場了。雖然是外戚的關係,但是楊亮節卻是因為他這個太后而留在了政事堂,作為皇室一系的勢力,但是誰也不能保證,那一天不會秋後算帳,那麼這個外戚的身份使楊亮節下臺,幾乎是瞬間的事情。

本來這次朝會中,大家又預備著一番爭執的,但是沒有想到陸秀夫竟然將去年不受重視的王立意圖不軌之事翻了出來,說是此次朝議主要是針對四川大宋根據地的根基而來,建議朝廷應該馬上派遣大臣前去接受重慶轄地,杜絕惡性事態的發展。

在提議中,張鎮孫被排到了前列,不過這個已經不重要了,小皇帝趙昺一聽說不再商議關於姜明的事情,頓時也來了興趣。這個決定被很快的透過了,無論是反對或者是贊同姜明出巡的官員,都被陸秀夫這冷不防的一招搞的莫名其妙。

很快的,陸秀夫就提議由陸錫明率領本部超光軍護送張鎮孫前往重慶地區,這個時候,有些人才慢慢的醒悟過來,陸秀夫這次第一想在軍事上有些建樹,第二就是拿赤紅軍作為砝碼做這一場交易,用赤紅軍的瓦解作為換取姜明不出巡的代價。

文天祥此時已經十分的不滿意了,他知道陸秀夫已經不滿足在朝堂之上的威風,已經有些往權臣的方向發展。當然是不同意了,但是有陸秀夫的暗示,關於士大夫一系馬上就同聲同氣,共同進退起來。

這樣讓趙昺更加的不滿意,馬上朝堂之上成了一個扯皮的地方,大家都憑藉手裡的底牌要挾對方,絲毫沒有將自己這個皇上放在眼裡,既然這樣,自己這個皇上還有什麼意義嗎?雙方陷入了僵持之中。

一直過了近一個月,還是沒有結果,姜明在太湖早就聽說了這個事情,不由的暗嘆所謂的文人誤國。但是知道還不是自己出面的時候,一面嚴令張鶴手裡的進度加快,還有就是全真教子弟出身的斥候,加緊對江北蒙古人的訊息收集,他知道,必要的時候,還是需要用戰爭來轉移大家的視線。現在大宋休養生息了五年餘,應該是活動一下筋骨的時候了。要不然,朝廷早晚會變成一個惹是生非的地方。沒有任何作為,這個是他最不想看到的。

就在朝廷內部爭鬥的時候,王立也是十分給面子,始終沒有成功的投降元朝,主要是沒有摸清大宋都知道什麼,他自己的威望也不足於帶動所有人一起投降。尤其是在張鈺的刻苦經營之下。更加的是十分穩定。本來是指望李德輝能給自己一個明確的說法,但是偏偏送信的人不知道去那裡了,而安西王相李德輝也沒有了下一步的訊息,讓他心裡逐漸有了一些失望的感覺。

更重要的事情,是熊耳夫人的百般催促,卻沒有任何的成效,他們可不知道中間由於汪良臣要報仇心切的刻意作梗,李德輝也有難言之隱呢?不過慢慢的,從行商的口中,得知朝廷正在為了怎麼處置他而在朝堂之上爭辯不休,知道是已經驚動了大宋,而要不是天高路遠的話,恐怕此刻的他已經在大牢之中了。

心裡更加是後悔萬分。心知若是張鈺發話,可能在重慶就有人將其拿下了,心中一直不安的很,邊疏遠熊耳夫人,邊派親信前往南京打探訊息,順便再找人往雲南而去,試圖能知道到張鈺,向自己的恩師解釋一切。看看能不能挽回自己辛苦了很多年的清譽。也不知道當時是怎麼鬼迷心竅的就答應了熊耳夫人呢?

不過南京那邊一直沒有訊息,也讓他放心了不少,就在江南一直在為他的事情爭執不休的時候,在北方的遼東,乃顏終於失去了最後的一直戰鬥力量,失敗在元朝大軍的四處圍剿之下,和姜明所知歷史不同的是,他在所謂倭寇的支援下,居然撐了五年左右,在大軍壓境之下,也算是一個奇蹟了。

忽必烈對乃顏本來就沒有放在心上,對於乃顏叛亂,他早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