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365書包網>仙俠小說>葬宋> 第409頁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09頁 (1 / 2)

不過還是引起了大家對於赤紅軍之外破胡軍、破虜軍和破潮軍三軍的猜忌,在中興六年八月,政務院透過決議,將破胡軍、破虜軍和破潮軍三軍的編制各控制在五萬人左右,不能超過藍軍的十七萬人。而且,在決議中提出,建議反正後的軍隊加入藍軍序列,到了這個決議被透過的時候,藍軍的氣勢才為之改觀。成為僅僅次於赤紅軍的南宋第二大軍事力量。

姜明在太湖時知道時,不由的搖頭對著鴻兒苦笑連天,沒有想到自己費盡心思搞出的軍政分家的局面,那麼容易的被陸秀夫打破了。不過他此時也沒有心思在管這件事情,因為從日本傳回的訊息,說是在乃顏的一次討伐忽必烈的戰爭中,竟然殺了忽必烈的孫子,也就是真金之子,現在的大元儲君鐵穆耳。

心裡一下子就亂了起來。中興五年六月,乃顏以&ldo;忽必烈篡位阿里不哥&rdo;大舉攻元,毀撫順,拔清河堡,忽必烈震驚,決心徹底消滅乃顏這只不安定的力量。第二年二月明以鐵穆耳為主將,出動九萬餘兩萬餘,出撫順;南路:鐵穆耳親自領兵三萬人,出清河;東路:洪茶丘領一萬餘人,出寬甸。北路:乃蠻帶領兵一萬五千餘人,出開原。東路有高麗大軍一萬三千人,由都元帥葉赫統領,配合作戰,北路則有江南兵配合。乃顏在駐日宋軍的建議下採取各個擊破的策略,集中兵力,嚴陣以待。

鐵穆耳想奪頭功又輕敵,於中興六年二月二十八日首先出發,急行軍,二十九日到達撫順關,三月初一渡過渾河,到達薩爾滸山。阿塔海得知乃顏正在形勢險要的界凡築城,目的是阻攔自己的大軍,他以一部在薩爾滸紮營,自引小部到達吉林崖,攻打界凡。努爾哈赤令少量軍隊援界凡,自統五萬大軍攻薩爾滸大營。

經過乃顏的奮勇衝殺,突破元軍柵欄,攻破元軍在薩爾滸的陣地,然後麾師急援界凡。以數倍兵力夾擊元兵。這時天色已暮,元軍燃起火把,乃顏大軍從暗擊明,用宋軍支援的鋼炮銃炮集射元軍,鐵穆耳中箭死,阿塔海敗退到斡琿鄂漠。乃顏引軍追亡逐北二十里。

第一百四十八章 十年(十二)

鐵穆耳的意外之死,導致了歷史在姜明的面前更加顯得撲朔迷離,他這隻蝴蝶,在回到宋朝扇動的那一下翅膀,終於在元朝那風雨到來之際造成一場颶風。

真金去世,迫於幾個兒子的虎視眈眈,忽必烈也沒有明確的立下太子。不過,忽必烈命真金幼子鐵穆耳撫軍漠北,行前以皇太子舊印授之,使其位居於數年前即已出鎮嶺北的兄長甘麻剌之上。

忽必烈確實有意要讓鐵穆耳繼承帝位。但即使從漢制的角度說來,鐵穆耳的嗣君地位也不是必定無疑的。而若按照蒙古舊制,大汗去世後,則當由皇后臨朝攝政,再擇期舉行忽裡臺大會,由宗室勛舊&ldo;協謀推戴&rdo;新汗登位。在這個過程中,皇后的個人意志就很可能在新君人選問題上發生重要影響。繼察必以後被立為皇后的南必,權勢日大,經常幹預朝政,相臣常不得見帝,輒因後奏事焉。南必有一子,名鐵蔑赤;世祖的其他兒子,當時活著的也還有好幾個人。忽必烈死後,鐵穆耳能否順利地入繼大統,困難是很大的。

忽必烈其實早就意識到身後帝位繼承問題上的層層陰霾。他驛召待命伯顏回朝。看來他決心循用中原王朝以顧命大臣宣佈遺詔的故事,來實現自己的意志。這時的中書右丞相完澤雖然曾任詹事府首任長官,是真金舊人,但他是一個典型的圓滑世故的官僚,很難期望會有剛毅果敢的作為;而伯顏是在戰爭中磨練出的主帥,這時又以知樞密院事掌天下兵權,所以最終被忽必烈選為&ldo;揚命群王&rdo;的代言人。

為了增加鐵穆耳的威望,在一些必勝的戰役中,都會派遣其參加,以增加鐵穆耳本人的戰功,同時結交一些掌管軍事的主帥,為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