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365書包網>仙俠小說>葬宋> 第73頁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73頁 (1 / 2)

伯顏保持著三步之距離,跟隨在忽必烈的後面,那時間記得伯顏曾經說了一句話。

&ldo;能成天下宰相之大器者,北有耶律楚材,而南有文天祥。&rdo;

那時候忽必烈還以為是伯顏在南方久了,學會了那些漢人的搬弄戲言的惡習。心裡很不以為然。在他的心目中。有誰能代替耶律楚材呢?在他的心目中,耶律楚材去世以來已經三十餘年了。在他死後,天底下具有擔當丞相大任之才能者惟有三人:史天澤、安童、以及伯顏。

但是伯顏又說:

&ldo;足以媲美耶律楚材般之器度與才幹者,文天祥絕對是符合陛下聖意所欲之第一人選。&rdo;

那時,他就很好奇。這個叫做文天祥的南人究竟有何能耐,居然能得伯顏如此崇高的評價,但是伯顏將文天祥置身本營之時所展現出來之神情氣度等等,井然有序地一一說明之後,忽必烈對這個南人的狀元也有了一些興趣。但是那時讓他跑了。

難道就是這個文天祥伏殺了朕的大將?忽必烈突然想到。忙問宮官道:&ldo;奏報上刻有提及這次飛來峽之役是誰主持的?可有提起文天祥這個名字?&rdo;

宮官仔細思索了一番。回道:&ldo;陛下。有文天祥參與。但是細作打探得知。主持之人並不是他。是一個從未聽說過地人物。叫姜明。據說是新晉地偽宋國師。具體地訊息還沒有傳回來。&rdo;

&ldo;姜明?&rdo;忽必烈皺著眉頭問道。&ldo;事先沒有這人地一點訊息?&rdo;語氣中隱隱帶著不滿。

宮官心裡一緊。忙俯身道:&ldo;這姜明不是世家之人。在此役之前也未曾有過訊息。但是相信我們很快會有進一步地訊息。但是聽奏報上說。此人似乎和全真教有些瓜葛。&rdo;

&ldo;全真教?這些裝神弄鬼地道士還是不肯安分嗎?&rdo;忽必烈臉上現出怒意。&ldo;你去把這個訊息找人告訴李志常。問問他改怎麼辦?要給朕一個交代。至於怎麼交代。讓他自己想吧。&rdo;

停了一下。忽必烈又說道:&ldo;你去草召。告訴張弘範、董文柄他們幾個。朕把伯顏調回來。滅宋地功勞讓他們去領。總要給朕一個交代吧。&rdo;

&ldo;是!&rdo;宮官不敢答話。應聲之後就要退走。又被叫住。

&ldo;告訴張弘範,文天祥和這個姜明,朕要活的。&rdo;忽必烈有吩咐道。

看著宮官遠去的背影,忽必烈心裡暗道:&ldo;這樣的人豢養起來才有樂趣可言,倘若不是悍馬,那就一點意思都沒有了。&rdo;

此刻的姜明也是做出了決定,既然是不能改變,那就不如接受這個結果,從和張翔泰、蒲壽庚這幾天的交談中,他突然想到了他所記憶中的廣州城有四次爭奪戰的,最後以凌震等人失敗而告終,而張鎮孫死於第三次的爭奪戰中。

按照這個推理,這次收復廣州後,應該還會有李恆等領兵來剿,最後廣州城破,凌震被迫逃亡崖山。廣州城還要再經受一次戰火的洗禮,這次,是守還是棄,才是姜明真真正正應該考慮的現實問題。

幾天來,他一直在瞭解全真教和蒲壽庚的一些詳細情況,結果很是令他吃驚的。有些事情,和他了解的根本不一樣,就拿全真教來說吧。

創始人王嚞,號重陽子。還真的收了七個徒弟,和金庸寫的一樣,馬鈺、譚處端、劉處玄、丘處機、王處一、郝大通、孫不二等七人,而後創立全真道。也有第三代弟子尹志平、李志常、王志坦、祁志誠等等。這個姜明以前還以為是金庸在那裡瞎編的呢。

但是全真教的勢力卻遠遠比射鵰裡面大的多,至少在成吉思汗的時候是蒙古的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