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365書包網>仙俠小說>葬宋> 第97頁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97頁 (1 / 2)

張世傑不甘心,領兵再戰,皆是鎩羽而歸,反而惹怒了元軍,步步為營,往碙洲殺來,這個時候探子來報,張弘範和李恆的援軍已經到達附近,碙洲頓時岌岌可危了。於是張世傑和陸秀夫召集眾大臣商量對策。商議了兩天,還是害怕會腹背受敵,決定駕船回走,沿海再尋落腳之地。

第九章 崖山初始

崖山海戰是宋朝末年宋朝與元朝的一次戰役,這場戰爭直接關係到南宋流亡朝廷的興亡,最終宋軍全軍失敗告終。此次戰役標誌著宋朝的滅亡。‐‐姜明穿越之前的真實歷史結局。

天色漸漸暗淡下來的時候,鴻兒告訴他快到江門鎮了,姜明從船倉中踱出來,倚著欄杆看這夜色中起伏不定的西江。風呼嘯著劈面而過,蘊寓著一股濃濃的鹹味,並把一個個浪頭沉沉地打來。他知道,現在已經離海很近了。

看著兩岸的一片淡黑,正在沉思默想中的時候,柳七傷指著遠方隱隱約約黑沉沉的一片山脈告訴姜明:&ldo;那就是崖山了。&rdo;

姜明的心裡一下子感慨起來。崖山,這座現在並不知名的小山,在這個時候恐怕知道它名字的極少;然而,在一年之後,它卻要見證一個偉大文明的最後湮滅。想到這裡,心裡便是索然無趣起來。

怏怏的回到船艙裡面,不在言語,這個時候,船已經停了,由於接近入海口,水流的很快,在這個情況下航行,難免不會有觸礁情況的出現,所以船家寧願在這裡歇息一晚,這個也正合姜明他們三人的意思。恰巧可以在船上過夜,待到天亮的時間在上岸出發。

在新會南端,瀕臨南海,山之西有銀洲湖經此出海,而山嘴與對岸湯瓶山夾峙如門,故出海口稱崖門。崖門依山臨水,港內可藏舟,形勢險要。位於廣州灣入口處西邊的一個島嶼叫做崖山。由於粵江在河口部分分流而形成無數之三角洲,因此前方臨海,後方則為遮斷水路之大型海角。

島嶼之形狀相當複雜,面積大小南北約四十里,東西約十里。低緩的丘陵在到了南邊忽然急遽隆起而形成高山,在面海之方向又以陡峭角度落下,所以這座山便被命名為做崖山。

島西側有一道水路,周邊更有無數之小島,可說是海陸交錯混雜之地形。隨著複雜之地勢,連帶著海流與氣流也極不單純。姜明在後世來到過這個地方,卻是沒有如此清晰的看到過這樣的地方,那時早就被水泥混合磚瓦修建成一座座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存在的宮殿。而七百多年的滄海桑田今已使崖山與陸地相連在一起,再也看不到現在的風光了。

站在這兒很久,臉上現出悲傷之色,鴻兒和柳七傷也不敢驚動他,最後無法,只有留下鴻兒陪他,而柳七傷去四處尋找落腳住宿的地方。

看著海浪&ldo;嘩嘩&rdo;的拍擊岸上礁石的聲音,想著自己身上正要擔負的使命,姜明不禁在心裡默唸著文天祥的《過伶仃洋》:&ldo;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裡嘆零丁。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rdo;不知不覺的就唸出聲來。

把鴻兒弄地一愣。以為姜明有什麼吩咐。連忙走上前去詢問。姜明這才醒悟到自己跑神了。不禁也暗自捏了一把冷汗。幸虧自己沒有朗讀出來。要不真地要剽竊他偶像地詩句了。但是心裡有隱隱地寧願文天祥做不出來這首詩。那麼就證明著他不會被俘。也不會心灰意冷到如此。那樣地話形式也許會有所轉機吧。

這麼一打岔。姜明頓時就沒有了再看下去地興致。只是柳七傷還沒有回來。只能是在這裡等一會。

一陣帶著鹹味地海風吹來。鴻兒不由地打了一個冷戰。姜明看在眼裡。才感覺到春寒料峭這個詞地含義。有心解下衣服幫鴻兒披上。但是古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