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365書包網>仙俠小說>葬宋> 第19頁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9頁 (1 / 2)

&ldo;哈哈,咱們就不要互相吹捧了。&rdo;陳宜中笑了一下。&ldo;虎臣老弟,姜先生我就不用給你介紹了吧。大家都坐下吧。&rdo;

&ldo;真的是英雄所見略同,虎臣和姜先生都是這麼給我說,開始我也是這麼想,但是始終不得其法,願聞二位之見,大家共商討可乎?&rdo;

&ldo;小子才疏學淺,願聽二位之高見,&rdo;遇見鄭虎臣這位傳說中的英雄,姜明也是很高興的。正好也想了解一下現在朝廷的局勢,便欣然同意了。

第十六章 聽陳宜中說

為了表示禮貌,姜明坐下後首先說道:&ldo;二位大人都是前輩,而晚輩剛剛海外遊歷回來,對於現在的朝廷內部情況還是不太瞭解,不知二位可以為在下解惑否?&rdo;

鄭虎臣馬上接話道:&ldo;什麼解惑不解惑,其實也沒有什麼,就像剛才咱們說的那樣,皇權積弱,大家都想當家,讓皇上聽自己的,但是大家又互相牽制,還都佔不著便宜,這樣扯來扯去的,結果誰也當不了家,但是誰也不想放手,就這樣僵持著唄!&rdo;

陳宜中眉頭一皺,但隨即消逝了,只是截住鄭虎臣的話,&ldo;廷翰,你少數這些渾話,那有你說的那麼嚴重。&rdo;

鄭虎臣脖子一梗,隨後回道:&ldo;怎麼沒有,現在的朝廷就是被這麼一群爭權奪利的人搞的家不家,國不國的,皇上成了他們成了他們的籌碼,文大人不就是這樣被他們氣走的嗎?&rdo;

陳宜中臉色陰了下來,低聲說了一聲:&ldo;住嘴,你想別人都聽見嗎?&rdo;

鄭虎臣好像對陳宜中十分敬重,雖然服,但是還是沒有出聲了。

姜明饒有興趣的看著他們,對於鄭虎臣這樣一個憨直漢子,還是頗為喜歡,能得到這樣漢子效忠的陳宜中,應該還是有很多可取之處的。忙掩飾道:&ldo;入得我耳,不出我嘴。大家在一起聊天而已,其實用不著這麼隆重,隨便說說而已。&rdo;

陳宜中看姜明說話,也不再怪鄭虎臣,只能歉意的說:陳宜中頓了一下,顯得很難過的樣子,又接著說道。

&ldo;要是朝廷能有喘息的機會也好論定大事,但是朝廷剛告成立、國威剛振不久,先是揚州、真州的失守,李庭芝、姜才被抓後就義,苗再成也戰死,兩淮的守軍被全部肅清;在韶關,守將熊飛兵敗後赴水而死。而塔出、呂師夔等率領的騎兵從江西打了過來後,處州守將李珏投降,又有瑞安的知府方淇投降。南劍州知府王積翁不戰棄城而逃。南劍州素有福州屏障之稱,這實際上是為元軍進攻福州敞開了大門。使元軍很快攻下了建寧府、邵武軍。然後將攻擊的矛頭直指福州。福州垂危,行都四面楚歌之下。朝廷內部意見開始分裂了&rdo;

&ldo;於是,一場戰、避之爭,在殿前激烈地展開了。張大將軍、蘇劉義指揮使等是堅決的主戰派。他們認為,憑手中的十七萬大軍,和三十萬民兵和十萬淮軍,可以與元軍決一死戰;但是雖想打,卻又覺得在這種四面楚歌的不利情況下,未必有取勝的把握,所以舉棋不定,沒有人出來說話。陸簽書是不主張逃避的,但他雖懂軍事,卻手中無兵,說話不響;而手中有兵的文樞密雖然和陸簽書共同進退卻督兵在外。一般的文臣,在軍事上插不上嘴,只好緘默。爭執了好一陣,最後還是被逼無奈之下作決斷:移師南巡。&rdo;

&ldo;而身為左丞相的陳大人,卻成為了這次&ldo;南巡&rdo;的罪魁禍首,&rdo;鄭虎臣忍不住的插話進來道,&ldo;都說丞相大人現在是逃跑丞相,但是他們呢?有兵的不敢打,敢打的卻又沒有兵。所以就變成了這個地步。&rdo;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