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365書包網>仙俠小說>葬宋> 第169頁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69頁 (1 / 2)

海都之所以動心,其重要原因還是商人從中的挑唆。察合臺汗國的統治中心是河中地區,遷居河中地區的部分蒙古貴族,改信伊斯蘭教,並積極主張恢復突厥化生活。那裡提倡各國商人前來經商,從四面八方湧來的商人和旅行者雲集在各城鎮。為了方便商旅,在每個城鎮、道路兩旁及村落裡都設有驛館,僅布哈拉城內就有近千個,河中地區共有1萬個之多。所以說商業極為發達,而那裡的貴族都有自己的產業或者附屬商業團隊。

當蒲壽庚把鏡子亮出來之後,在泉州的察合臺汗國和窩闊臺汗國的商人在第一時間就被折服,從中間看到了巨大的利潤,甚至當時要出私兵衛隊,前去將發明之人綁架,而使其說出煉製方法。幸好蒲壽庚也算聰明。也可能是有私心。沒有說出是大宋姜明所制,而是假託真主使者贈與,用於振興伊斯蘭教。願與世交共享之。

然後就表示出了一種擔憂,就是忽必烈極為推崇佛教,對於伊斯蘭教卻是不溫不火,雖然沒有打壓,但是絕對比不上察合臺汗國和窩闊臺汗國那樣的禮遇和崇拜。擔心以後被利用過後,忽必烈要殺雞取卵,甚至要鎮壓聖教。

最後又有託兒上前來說,為了以後的大計,還不如海都可汗繼承帝位,商人的利益才能得到保障,這樣一來,沖利益的角度就上升的政治角度上來,但是無論從哪個方面看,對於信奉伊斯蘭教的穆斯林來說,都是有很大的利益關係。

蒲壽晟和蒲壽庚兩兄弟何嘗不知道在泉州不少商人都是表面上經商,暗地裡卻是為了察合臺汗國和窩闊臺汗國實際的統治者海都收集情報和效命。其中不乏有許多幕僚軍師類的人物。

這個想法很快的得到了大家的認同,然後迅速的行動起來,作為商人,最清楚時間就是金錢,要是忽必烈同意江南,那麼就可以騰出手來專心對付海都可汗,所以在極短的時間之內,鏡子就到了察合臺汗國和窩闊臺汗國的統治範圍。同樣在葉密立城和阿力麻裡一些貴族集居地引起了轟動。

在輔以牽制忽必烈一系的江南兵力為誘餌,得到了眾貴族的一致擁護,海都也動心了。財富他是不放在心上,他在乎的就是保持遊牧生活與蒙古習俗。恢復成吉思汗的榮光。在他的眼裡,忽必烈一是陰謀奪取自己弟弟汗位的人,二是拋棄了成吉思汗家族的光榮傳統,而去學一些漢人的儒學治道。是蒙古人的叛徒,更是黃金家族的恥辱。

在很久以前海都就決定親自恢復窩闊臺家族的命運,取回窩闊臺家族就已經失去的權力。換言之,海都的目標是要宣佈他本人是合法繼承人,自己建立一個屬於真正蒙古人的大汗國。

現在機會就擺在眼前,北方有昔裡吉、拖拖水兒和撒裡蠻的起兵,東面有斡赤斤諸王與忽必烈爭奪對遼東地區控制權的鬥爭,乃顏已經早就心懷不滿,暗暗和自己聯絡。而南方忽必烈對於殘存的南蠻卻是耿耿於懷。卻又不能解決。如果在這個時候。西邊海都自己起兵馳馬草原。那個蒙古人的叛徒能有多少兵力可以調配呢?

在這個時候,海都決定不在猶豫了,昔裡吉、拖拖水兒和撒裡蠻他們的叛亂在他眼裡看來根本不是忽必烈這隻老狐狸的對手,自己還不願意捲入,但是現在至少在他自己看來,是一個很好的機會。於是就很痛快的答應了貴族們的請求,同意出兵天山,恢復窩闊臺家族的榮光。

但是這些,是姜明和蒲家兄弟都不知道的,最巧的是,大家都能同時發現自己的利益所在,蒲氏是以經商起家,可以落入開發一項富可敵國的財源,大宋可以利用這個時間間隙,休養生息,甚至可以在忽必烈失勢的情況下,乘機謀取江南之地,反正在那些牧民的眼裡,江南天氣酷熱,水路縱橫,不適合養馬放牛,得到得不到都是隨心所欲。

而海都呢?成功了就可以做全蒙古的大漢,就算是失敗,亦可以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