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365書包網>仙俠小說>葬宋> 第181頁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81頁 (1 / 2)

為儲存趙氏皇家血脈,令他們歸隱。但是為什麼楊太后居然同意他們遠避海外?已經不是官場新手的文壁心裡有著這個疑問,想問,但是趙若梓總是顧左右而言他。

當聞聽文壁奉命去日本,而姜明在琉球開府時,竟然要拒絕了同行的要求,反而要去找姜明敘舊,不由的讓文壁心裡感到一絲的不安。在島上盤桓了兩天後,終於放棄了打聽為什麼的心思,要繼續前行了,臨走時,陳龍留下了五艘船大約一千人,在此地駐留,還有就是送趙若梓一行和島上原居民前往臺灣。

且不說文壁和陳龍的船隊一路前行的時候已經是出發的第三天了,也就是八月二十日才開始由澎湖島往北繼續前行,不過按照原定的計劃,從澎湖島出來之後,要再回到臺灣沿岸北上,一路上尋找大宋移民聚居地。隨時報於臺灣府政院,以便接手治理。

而此時此刻的侯強卻是站在船頭上,看著越來越近的地平線,心裡一陣的輕鬆。終於算是找到了陸地。姜明在他臨走之時,由於時間關係,只允許他往南行走三天,三天之內,無論遇上海盜或者呂宋居民,都要轉投北上,儘快的和陳龍所率領的護衛船隊會師。

此次出征說是剿滅海盜,但是隻是官面的一種說法,主要還是為了給當地居民和部落一個震懾力,也算是給他們吃一個安心丸。其實這麼多人在珠海附近駐紮,就算是沒有軍隊,想哪海盜也不敢輕易前來滋擾。

最主要的,還是姜明給他下的幾個任務,說白了第一就是在呂宋附近海島上掠奪勞力,第二是上琉球運回硫磺和硝石,第三則是護衛工兵營建設雞籠山附近。後直接揮師澎湖,在那裡駐蹕。以衛戍臺灣。

但是這次已經往南走了三天了,船艙下也只有幾百個拖家帶口的海盜,就再也沒有遇見其他有人的島嶼了,想到可能要空手而歸,完不成這次為工兵營收集人手的任務了。侯強心裡是極度的鬱悶,但是正在一籌莫展的時候,就遠遠的看見那一道亮亮的地平線。

侯強心裡頓時舒暢起來,擊鼓傳令大家加快船速。務必在天黑之前完成欽差大人交付於的任務,然後往回趕路。希望不會耽誤時間,因為姜明在大軍出發前,接到了蒲家的飛鴿傳書,說是奉忽必烈詔命督造的戰船六百艘已經開始陸續集合,得到嚴令,於九月底之前務必要送到麗江浦水軍處交割,不能延誤軍機。這個說明瞭蒙古韃子對於剿滅崖山行朝已經不但是提上議程,簡直是迫不及待了,而姜明也回信表示,對於這六百艘戰船是志在必得。

所以一切的行動都要加快行動了,想到這裡,侯強命令擊鼓傳令,靠岸後各船按照原定策略自由行動,在天黑前,每隻船在不超員的情況下,必須捕捉到至少一百名海盜上船,否則軍法從事。

所以,待到船隻上岸,各船長紛紛組織沖了下去,一場由大宋官方組織的掠奪開始了。而侯強沒有下船,而是眯著眼睛坐在甲板的靠椅上,靜靜的等待著那血紅夕陽的降臨。

第十五章 訊息

&ldo;奉旨欽差,領太子太保銜,代天子判廣州,主掌廣東軍政大權,大宋國師姜明。親率義勇萬餘,奇襲敵寇水軍,力竭玉碎。&rdo;‐‐行朝邸報就在侯強看著手下士卒在岸上將驚慌失措,而又毫無反抗之力的土著挑選精壯有力的捆綁起來,押往自己的船上的時候,趙若梓一行也在陳龍留下的兵卒戰船周密的護送下,來到了珠海。

經過近三天的努力,大宋臺灣府政院終於完成了開府以來最浩大的工作,就是堅決的執行禁海令。對於古人的耐受性和服從性,姜明還是感到由衷的佩服,在禁海令執行的過程中沒有遇見一個釘子戶。但是並不開心。他知道也正是這樣的性格,導致了中華近千年的積弱。

雖然從中嘗到了一種權力的感覺,但是並不代表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