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365書包網>仙俠小說>葬宋> 第66頁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66頁 (1 / 2)

說完就盯著陳宜中,看看他的反應,陳宜中見狀不由的苦笑。他有什麼可以說的呢?張世傑已經安排好了。只得道:&ldo;大將軍深謀遠慮,敝人深感不如,就按大將軍說的辦吧。不過,&rdo;陳宜中頓了一下,有些擔憂的問道:&ldo;你還沒有說有關粵王和國師的去向呢?&rdo;

張世傑渾然不在意的模樣道:&ldo;國師大才,肯定是要輔佐粵王殿下的,至於粵王殿下既是粵王,肯定是要在廣州了!&rdo;

陳宜中低頭不語,陷入了沉思中。上次從廣州過來的人帶來姜明傳過來的資訊,說是鄭虎臣突然失蹤了,他心裡感到了有一絲的不安,又缺少了一個可以商量的人,現在只能依從張世傑的安排。可是他還是那麼的不安心。想到了這裡,突然被張世傑打斷,只聽見問道:&ldo;丞相以為如何呢?&rdo;

陳宜中才回過神來,慢慢的說:&ldo;一切由大將軍安排吧,此間事情一了,我想還是去占城一趟,大將軍不是說過多面開花嗎?我去占城,如果有意外的收穫也是說不定的。&rdo;

張世傑一時無語。屋中陷入了一篇沉靜。

第三十一章 軌跡

陸秀夫和張鎮孫去迎接聖駕走了還不到五天,一直都沒有回來。姜明他們卻迎來了一個很令人費解的聖旨。

前來傳旨的是兩員武將就已經夠令人不知道怎麼回事了,內容卻是更讓人摸不著頭腦,讓粵王繼續鎮守廣州,國師輔佐這個倒是沒有什麼疑問,因為本來就是這樣的,但是改封凌震為廣東制置使、王道夫加封為大學士兼兵部尚書,這些雖然也能說過去。但是剩下的內容卻讓姜明心裡&ldo;咯噔&rdo;一聲。腦子暫時失去了知覺似得,一時間迷茫起來。

聖旨上是這樣寫的,&ldo;詔加文天祥為少保銜、封信國公,封母曾氏為齊魏國夫人,賜黃金三百兩以示慰勞,同都督置府梅州,共舉抗元大計。&rdo;

就是這麼一句話,開始姜明覺得有些熟悉,但是仔細的品味一下,這個詔命應該是孤立在外持續奮戰的文天祥,好不容易得悉端宗病逝趙昺繼位的訊息,心裡沒明白,無法繼續地孤軍戰鬥下去了。於是便令使者向新帝上表,自劾兵敗江西之罪,請求入侍崖山行朝,合流抗元。然後才接到的聖旨。以導致西行崖山之路徹底斷絕了。

但是後面那句&ldo;同都督置府梅州,共舉抗元大計&rdo;,則是應該連和廣州駐守那裡的王師會合之機會也遭到明顯的阻擋,姜明現在有些不知所措了。歷史到底因為他的來到而改變了嗎?還是因為他的來到加速了宋朝滅亡的步伐,文天祥之所以提前來到海豐,是自己派人去請的,本來以為歷史的車轍已經改變了軌跡,但是走著走著又回到了原點。仍然朝著宋朝這奄奄一息的病人傾軋了過來。要毫不留情的奪走他那一線生機。

姜明更加不知道身在不遠處的張世傑與陸秀夫究竟在想些什麼?他們是顧忌文天祥的功績與威望,而擔心他回來爭奪地位?在姜明的心目中,文天祥、張世傑、陸秀夫可謂支撐南宋危局的三大支柱,張、陸二人對朝廷不可謂不忠,後來的崖山決戰,陸秀夫背負著9歲的小皇帝跳海而死,突圍出去的張士傑墜海殉國,其忠心耿耿可昭日月。但在對待文天祥的問題上卻沒能跳出人性的弱點。誠然,瑕不掩瑜,英雄終歸是英雄,姜明臆測到這裡,不免要發出沉重的感慨。

想到這裡,突然想起陸秀夫和張鎮孫來。忙問前來傳旨的蘇劉義和陳寶:&ldo;陸大人和張制置使呢?他們什麼時間回來?&rdo;

蘇劉義和陳寶兩人對視一眼,由蘇劉義做了回答:&ldo;由於陳丞相去占城求援,有陸大人暫任左丞相,而張制置使,不,應該是張大人現在已經是參政知事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