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365書包網>仙俠小說>葬宋> 第299頁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99頁 (1 / 2)

姜明高興之餘又有些失望,但是現在真的不是爭論這個的時候,現在應該是抓緊時間,將聖諭傳達至全國各處能到達的地方,那樣才能起到一個鼓舞人心的效果。

四月初九晚間,福州西門大開,馬匹紛紛而出,這是派往各地傳召的人員,在騎兵本來就不多的情況之下,姜明集中了幾乎所有可用的馬匹和人員,然後分別將聖諭傳抄數千份,紛紛發往各地,其中還包含有撻伐蒙古的檄文。

是由陸秀夫和張鎮孫等人借鑑遣人的檄文起草的,大意內容如下。

彼蒙古者,率獸食人,茹毛飲血,無倫無禮,蠻夷之部落爾。一朝得勢,逞爪牙之尖銳,縱戰禍於他邦,滅大食,屠党項,絕金後嗣,中原舊地,倖免於屠刀之下者,十無一二。狼子野心猶不知足,背盟負誓,縱兵南下,侵我漢疆;攻川陝,無城不屠,屍塞水道,血染河殤,骨露荒野,堆砌成行。掠襄陽,焚燒俞月;長街空蕩,失之熙熙,萬人空巷,不見攘攘。若此者數,攻掠之處,已無整土,屠滅之地,再無完族。自盤古開天地以降,中華之劫難,無過於此者。蒙古所欲圖者,天下也,非國家也,蒙古所欲殺者,萬民也,非一姓也。此誠王侯將相、士農工商同仇敵愾,誓死以抗,求存全種之秋也。

夷狄舊邦,射鵰牧馬,鷹飛草長;禽獸類人,叢林為則,強者恆昌。不耕不讀,無漁無商。棄詩書之教化,賴騎射之精良。與我華夏,言不通,性不入,無同書之文字,少有路於橋樑。只知蠻夷,何雲友邦?斯酋長者,學儒借法,宏手足之論,惠腹心為實。然彼之道,尊夷攘漢,愚黔欺士,舍義求生,非孔孟之所謂道也;彼之法,扶強除弱,劫貧濟富,分族論等,非韓商之所謂法也。斯儒,以亂我中華之正統,斯法,為敗我華夏之綱常。斯論之出,乃酋懼我正氣之浩然,計窮而為之,然道行逆施,何以服眾?尚圖擾我耳目,惑我靈臺,豈不謬哉。

青天有上,其道大光,順之者昌,逆之者亡。符堅狂妄,敗於淝水,頡利猖獗,獻舞廳堂。故知勝負之道,不在眾寡,存亡有數,無分弱強。蒙古滅金屠夏,拓地萬裡,擋者披靡,可謂強矣。然不施仁義,終遭天棄。故遠有蒙哥之誅,近有東南諸地之敗,恃強而不能奪我寸土。況今天下一心,氣憤風雲,四海旗聚,誓清妖孽。東起閩越,西連巴蜀,兵甲成群,行伍相接,鼓聲動而南風起,劍氣沖而北斗平。萬眾悲歌,氣吞山河。以此敵虜,何愁不催。諸君但盡人事於日下,必垂青史以永芳。聖人之雲殺身成仁,捨生取義者,盡在今朝。共之,勉之,勵之!!!!

第八十五章 各懷鬼胎

檄文隨著詔書一起發出,很快的就先落在了張弘範的手裡,此時的他已經得到了訊息,正準備收拾行裝,然後處理著潮汕之地的善後工作。只待接到正式的命令就開始著手復闢宋室的任務。

但是當看到在去年還被自己追的海上亂逃的偽帝竟然大模大樣的在福州舉行登基典禮,又漫天遍野的發布詔書和聲討蒙古的檄文,脊背就不由自主的冒出一股涼氣。

這個時候,他有些後悔當初的決定,真的應該不顧一切的收復福州,現在只是稍作猶豫,恐怕已經是為時已晚了,既然詔書的內容和檄文能傳到自己的手中,那麼在整個江南恐怕已經是人人皆知了。

這個時候他的行動要愈加的小心才是,因為衝著這個小朝廷發出的詔書,足可以吸引很多有慾望的人站出來,偷偷磨利已經藏了很久的鋼刀,正在尋找一切可能的機會。佔一縣為縣主,男爵世襲三代,佔一州則為知州,伯爵世襲三代,佔一路為安撫使,侯爵世襲三代,這個小朝廷好大的手筆啊。

也就是這個什麼都沒有的朝廷敢這麼做。這不是有些敗家嗎?這樣需要多少俸祿才能養活起這麼多的爵位啊,還世襲三代。恐怕一向以豪爽著稱的忽必烈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