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365書包網>仙俠小說>葬宋> 第290頁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90頁 (1 / 2)

既然忽必烈已。經做出決定,就不會在意朝堂之上的爭論了,不過看在阿合馬又為自己獻上良策的功勞上,他決定派遣太子真金前往和林伯顏處慰軍,一是可以調動在西北戰場上將領們計程車氣,二是可以暫時使反對阿合馬的大臣失去了主心骨,平衡一下雙方的勢力,也可以保持朝堂之上的穩定。

第二天朝會上,將這個決定說出來,沒有出忽必烈的預料,果然得到了很多大臣的反對,特別是一些蒙古大臣,他們認為,辛辛苦苦的滅宋,窮三代人和近五十餘載才成功,但是就那麼輕易的將宋帝送回,豈不是大家都是白忙了一場。

還有一些漢人也是十分反對,不過大都是那些宋滅之後又效忠於大元的前朝故臣,忽必烈心裡知道他們的想法,他們原本是宋臣,宋滅之後降元,如果有一天宋朝復立,那麼他們算什麼呢?

叛國者嗎?一個處理不好就會身敗名裂,所以這些原來的宋臣也是極力反對,但是畢竟是少數站出來,大部分都是面如死灰,在一旁並不言語。因為他們是新降之人,並沒有太多的發言權。

而忽必烈更是不會在乎他們的感受,因為元朝是一個和宋相反的國家,極度的重武輕文,就連丞相和一些文職都有軍功在身,他們之所以有的能立於朝堂之上,不過是忽必烈為了籠絡人心而做出的擺設而已。怎麼會在乎他們的想法呢?、掃視朝堂,只有少數幾個看出西北隱患的大臣保留贊成的態度。大元真正的威脅不是來自於江南的那些逃亡餘孽,至少現在不是。而是近在眉睫的西北戰事,大元要同時應對海都和拖拖木兒、昔裡吉和撒裡蠻等多路叛軍,雖然在去年已經取得了一定的優勢,但是也把大元的財政拉到了極限。

江南的入不敷出,還有伯顏、阿術等人的西北戰場,都是一個填不滿的窟窿,對了,還有西南一帶的梁王,也是不斷的伸手要錢要糧。川中戰場陷入了一團膠著,一個不留神就會全盤倒向海都的陣營。

忽必烈看著那些為了自己名聲而爭辯的漢人,為了以前的功勞而沾沾自喜的權貴,心裡就生氣的厲害,這些人那裡知道朕的為難呢!

此事是由阿合馬提出的,當然他要鼎力支援了,當下,暗暗的使了個眼色,平日裡和他素有來往的幾位大臣紛紛站出來為此計說話。阿合馬在朝中把持權柄多年,眼見他的立場十分肯定,於是附和聲隨之而來。

忽必烈這才心裡高興一點,當下就議論什麼時候以什麼明喻昭告天下,又要把趙顯安插在那個地方,是杭州還是開封。這都是需要商議的問題,不過反對之聲漸漸的平息下來。卻是遂了他的心意,對阿合馬的能力又高看了幾分。

卻不知,阿合馬這次舉動,也是包含有很大的私心在裡面。原來阿合馬將自己的兒子抹速忽派遣到杭州任達魯花赤,掌握虎符兵權,卻被董文炳、崔斌等人阻撓,雖然皇上沒有怪罪於自己,但是兒子卻被免除了職位。

這一點,讓他的心裡有了少許不痛快,董文炳已經死了,而崔斌卻是遷授江淮行省左丞,不但廢除阿合馬之子在時的一些政策條文,而且不斷的收集阿合馬的罪責。企圖扳倒阿合馬。但是做事不夠嚴密,被其知道以後。阿合馬即羅織一些崔斌的過錯,誣陷罪名,把崔斌處死。

現在江淮行省的職位有空缺了下來,出於以前的往事,為了表明自己的清白,也不能隨意的將人安插進去,但是江南一帶的繁華早就令阿合馬必控制而後快,時值多事之秋,他的心腹盧世榮卻與他說出此計,可以一箭雙鵰。

阿合馬獻策,當然要由阿合馬來主持這件事情,那麼其就可以名正言順的插手江南事務,別人無話可說,就算是阿合馬要避嫌,但是也可以推薦一些自己的親信諸如盧世榮等人過去主持。那麼和在自己的手中沒有什麼區別。

再則,崔斌死後,阿合馬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