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365書包網>仙俠小說>葬宋> 第208頁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08頁 (1 / 2)

唆都雖然魯莽,但是並不傻。才不會硬著頭皮往上碰呢?何況張弘範還是給他留有餘地,沒有駁他的面子,所以並不作聲。

處理完這件事,雖然並不能解決什麼,但是也算是稍微穩定一下人心,於是張弘範言道現在糧草嚴重短缺,從泉州運來之糧已經算是奢望,泉州既亂,短期內,不要想在從海路上在來一粒糧食,那麼下一步該怎麼辦。

擺在他們面前的,只有兩條路可以選擇。

第一條路,是立即出兵,在半個月甚至更短的時間內剿滅文天祥所部,然後直撲崖山宋朝最後的據點,將小皇帝擒拿後,以崖山之糧養護全軍,然後再設法從韶關以北徵集糧草。再往漳州、泉州剿滅殘匪。

第二條路,是立即退兵,李恆部退回廣州城,可暫時向城中番商富戶暫借其糧,雖然不足進軍崖山,但是用於自保勉強可以。而張弘範和唆都暫時退居東莞、惠州一線。以梅州、潮州之糧暫時自保,然後上奏朝廷,請江西行省、江浙行省和湖廣行省代為籌措糧草,待到時機成熟,再一舉殲之。

方略說出,眾說紛紜,大帳內響起了嗡嗡的討論聲,對於兩套方案,都有支持者或者是反對者。

除了唆都外,其他人大都傾向於暫時退兵,以缺糧之軍行征伐之事,實在是過於兇險,萬一半個月之內不能徹底擊潰並消滅宋軍,那麼接下來的後果就是不堪設想。飢兵容易炸營先不說,到時間軍心浮動,不用接敵,自己就先潰不成軍了。

而唆都還是那種想法,南軍在他眼裡不堪一擊。既然找到了最後的據點,哪能不戰而退,萬一此次退兵引起南軍的警覺,那麼再入海南逃,該上哪裡去追呢?這種說法得到了哈喇歹的響應,他們雖然人少,但是由於都是蒙古人,特別是哈喇歹對於水軍還有絕對的控制權,所以他們的看法也不能不讓人重視。

張弘範也陷入了兩難,兩種方略雖然都是他提出來的,但是對於到嘴的肥肉還要吐出去,他是怎麼也心裡感到不甘。

但是要是行攻擊之事,那就要冒很大的風險,自己可是此次南征的主帥,凡事都要負主要責任。萬一有什麼閃失,自己的一世英名都將付於流水,還要面臨皇上的詰難。所以他在兩難中也是猶豫不決。

爭論了兩天,還是徘徊在退或戰之間。空擺著那麼大的包圍圈在那裡耗費糧草,終於從潮州來的告急,徹底讓張弘範下了決心。

陳吊眼急攻潮州不下,遂走,後麗江浦水軍駐地船廠被襲。所有船工、器具被掠奪一空,連船廠也被大火焚毀。然後分兩路攻入潮陽,將城內搶掠一空後,將留守之官員皆斬首於市。並在潮陽北門築起了一道頭顱景觀。揚言道,蒙古人再進此城,日後同樣下場。

來報之人,還說在潮州、惠州,都曾經出現過大批南軍,有麗江浦和潮州的教訓,守將極為警覺,才倖免於難。

由於在潮州附近駐軍較少,所以現在諸城守將皆不敢出,有的時候,只能看著南軍大搖大擺的在城前走過,卻不敢出城截殺。

據稱,此次襲擾潮州、海豐等地的軍隊,裝束並不整齊,很多都身穿當地土人的著裝,只是頭用紅布繫住。打旗號為&ldo;赤紅軍&rdo;。大約有二萬餘人。領頭之人正是陳吊眼。

張弘範徹底死了繼續進攻的念頭,這種態勢下,就算是攻下南宋行朝據點,那麼也是兩敗俱傷的下場,那麼最後對於潮汕之敵也是無可奈何,此等挖西牆補東牆之舉,他是不會做的。

第三十二章 入崖山

既然決定暫時放棄進攻,就是為下一步的進攻創造條件。要是沒有水軍,對於南軍始終是都不上威脅。回潮州的目的,就是為了上奏皇帝,再次請求給於水上援助。

但是張弘範考慮到唆都等人的感受,也是要進一步的給南宋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