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365書包網>仙俠小說>葬宋> 第214頁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14頁 (1 / 2)

當下瞟了一眼阿合馬,但是並不揭破其的用心,。因為首先是沒有證據,揭破了阿合馬也會抵賴。再則,江南的事情,還是愈早解決愈好。遲則生變,這個道理他是懂的。

對於宋人的抵。抗能力,他是心有餘悸的。雖然當初他一路統軍殺至臨安城下,所見極為卑躬屈膝者不少,但是同樣的,有血性的人也很多,阿合馬說的對,崖山那個小皇帝雖然成不了什麼大事,但是總像一面旗幟在那裡豎著,始終是一個心腹之患。

這面旗幟不倒,總是會有很多人前僕後繼的湧過去。就算是如飛蛾撲火一般,但就是不會平息。

這個正朔要除去的,伯顏心裡是這樣想的。而且對於他所面對的北方諸如昔裡吉叛軍和他背後的海都,全部皆是蠢蠢欲動。只是冬季不利於北方興兵暫時再休養而已,現在眼看就要進入臘月,再過兩三個月之後,春暖花開的時候,北方荒原上那茂盛的牧草,將會為那些叛軍提供再次發對忽必烈的資源。

江南之事,益在三月之前結束,要不然,那就是到時兩面受敵,大元就會陷入戰爭的泥潭,再也無法自拔了。

當下表示,同意阿合馬的意見,但是不同意臨陣換將,那是兵家大忌。可令朝中善戰之臣,率領屯集在高麗的水軍,前往支援。

忽必烈問該派誰,伯顏心裡一陣的猶豫,明知道元帝忽必烈不會再讓自己南下,考慮了一下,還是推薦而來董文炳。

言道。董文炳對蒲壽庚有知遇之恩,當初蒲氏初歸大元,泉州不穩,董可以將身上所佩金虎符贈蒲壽庚,此舉事後得到忽必烈也是知道的,雖然是擅自做主,但是並未怪責於董。反而又賜予他新的金虎符。

此次蒲壽庚反覆,正是讓董文炳戴罪立功,才能使逆賊慚愧而逃。

董文炳現在大都任僉書樞密院事,由於身體不好,所以一直是掛個閒職,只是平日和阿合馬頗為不合拍,而阿合馬此次的目的也正是要將這個眼中釘出去,省的在京師中礙手礙腳。

而伯顏讓董文炳出征,也就是為了其的安全,在外邊總比留在京師,隨時被人詬病要好一些,這可是天子腳下,正所謂伴君如伴虎,誰能保證在阿合馬的慫恿下,忽必烈那一天會要了董文炳的命呢?

目的達到,雖然不是太滿意,但是也差強人意了,阿合馬見到伯顏看破不說破,也不敢糾纏下去,於是極力贊同由董文炳戴罪立功。

元帝忽必烈猶豫了一下,還是答應了,隨之命人擬旨傳召,又詔命江淮行省左丞范文虎為副。但是卻不召其覲見,顯然對於董文炳有所怨氣,伯顏見此,不由為自己的明智之舉感到慶幸。

由於高麗所屯集戰船,皆是為了討伐日本之用,共有大小戰船近一千五百艘,此次南下,忽必烈詔令擇優取其一千之數,水軍八萬。聽候董文炳的差遣。

另下詔,督促高麗、明州再造戰船補充其中,於是,高麗又掀起了一陣造船高峰。搞的上下是苦不堪言,小國寡民,怎麼能經得起這麼折騰,但是這是後來的事情了。

董文炳接到聖旨,但是並不見皇帝召見,心知自己還是早些走才比較安全,馬上召集家將幕僚,第三日就到寧海州接收船隻水軍。

就在姜明和文天祥正設計賺取哈喇歹的時候,已經開始揚帆南下。一路上乘風破浪。率領殺了過來。

本來近十天的路程,只用了七天就趕到了明州,在那裡宣召范文虎入軍,補充好糧草淡水後,就立即起錨出發。按照這個速度,和冬季無大風浪的又是,趕到泉州,也不過最多七天左右。

但是在這個時候,哈喇歹仍未出營接戰的原因,就昭然可知了。哈喇歹正是接到張弘範的嚴令,在援軍沒有到來之前,千萬不可出營殺敵,否則以軍法論處。只是守住水軍,順便監視南軍動向,一有風吹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