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365書包網>仙俠小說>葬宋> 第206頁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06頁 (1 / 2)

趙若梓倒是沒有什麼事情,主要就是為了郭敬財之事而來,本來就有些感到連累朋友,但是姜明自從見了他們之後,就離開珠海,直到今天方回,但是又聽說還要出去,慌的那郭敬財幾乎是哀求一般,將其硬是拉了過來。

郭敬財自從陳宜中實行什麼一切都是官營之後,嚇的可是不輕,害怕自己回不去,在這裡以為人質,然後再將自己的產業也收回官營,那可就是傾家蕩產了,怎麼能不讓他著急呢?

聽完郭敬財幾乎是哭訴的敘述,姜明心裡不由的一動,才發覺陳宜中這個做法還是有待商議,自己要和他在去崖山的路上好好的推敲一番。南宋本來積弱,明眼看上去是以士大夫治理天下,以農為本。

但是據自己所知道,南宋之所以在蒙古的鐵騎下堅持了近五十年,無不和他對商人的寬鬆而導致的富庶有關。現在的大宋,除了錢之外,恐怕是什麼也沒有了,再行其法危害到商賈的利益,那樣會不會讓這最後一隻支援的勢力轉向忽必烈的懷抱呢?

據說忽必烈在大宋的啟發下,對於商人是極其重視的。不過對於郭敬財,突然姜明又想到了一個妙用,於是就寬言安慰了幾句,保證和陳先生商議後,就放其回去打理生意。

趙若梓也不好說什麼,聽到姜明這樣保證,於是拉著還在講條件的郭敬財告辭而去,姜明來不及和鴻兒說什麼話,就吩咐鴻兒去喊陳宜中過來一敘。

待到陳宜中到來,姜明已經想好了大概的思路。見到沒有別人,就直接說了出來。

其實在之前大家都擔心張弘範要是不堪襲擾,萬一暫時不顧攻擊行朝,只是回頭對付赤紅軍,那麼相對於實際投入兵力並不多的赤紅軍來說,除了逃亡海外,暴露臺灣的位置之外,就再也沒有任何退路了。所以,既要張弘範暫緩攻打行朝,又要他不敢放鬆對行朝的注意力,那就要另想辦法了。

姜明看到郭敬財,想起了關於商人在元朝很是收到禮遇,所以才能四通八達,無所不在。甚至在戰爭區域內也能保證其的安全。這樣,就可以利用他們,來散步一些不利於張弘範和李恆的訊息。

至於是什麼訊息,那隻能從他們的身世和經歷上下手了,也虧著姜明對於這些八卦歷史算的上耳熟能詳。關於李恆就不必說了,他本來就是西夏皇族李惟忠之子,雖從小事元,不過只說他想光復西夏,無論有沒有,忽必烈可以不相信,但誰能保證元廷朝臣沒有人疑心呢?

至於張弘範就好說了,至少有一條可以做文章,姜明記得在網上看過的一篇帖子,說在當年宋蒙聯軍攻打蔡州的時候,南宋名將孟珙救了蒙古將領張柔一命。四年後,張柔的兒子張弘範誕生,而崖山一戰消亡南宋的就是這位張弘範。

現在雖然張弘範還沒有滅宋,但是利用其父這段經歷,再加上張弘範他們一家本來就不是蒙古人,而是在金的漢人,和大將軍張世傑還是同鄉。這一點雖然牽強一些,但是總是能說過去了,何況從古自今,流言是不需要有證據的。

陳宜中聽到姜明近乎有些興奮的說完,心裡暗自吃驚姜明的博聞強記,對於李恆自己還是知道一些,但是對於張弘範父親張柔的這個經歷,卻是連他自己也不知道。忙問姜明訊息是否可靠,是從哪裡聽來的。

姜明當然不能告訴他自己是在七百年之後的網上看到的,對於南宋名將孟珙一生打了那麼多仗,恐怕自己也不記得曾經做過這件事情了。否則這麼大的事情,陳宜中不會不知道,還要求證於自己。

給予陳宜中了肯定的答覆,陳宜中一邊恨恨不已著張弘範的忘恩負義,一邊嘆息著說道:&ldo;恐怕此事傳出,吉國公一族就再無寧日了。&rdo;

姜明也沒有辦法,只有沉默。過了一會,陳宜中嘆息道:&ldo;此事交予老夫前去郭敬財哪裡遊說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