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365書包網>仙俠小說>葬宋> 第304頁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04頁 (1 / 2)

忽必烈又是點點頭,問道:&ldo;那張弘範如此喪師敗國,不知丞相覺得該如何處理呢?&rdo;阿合馬看見自己兩次建議皇上都沒有反對,心裡也不由的得意起來。思路也通暢了許多。

&ldo;張弘範手握重兵,不可輕言殺之,至於怎麼處置,還是皇上決斷,微臣不敢妄言。&rdo;不過就軍國大事,而且張弘範一家根深蒂固,阿合馬倒是不敢輕易得罪的。只好做起和事老來。道:&ldo;張將軍常年徵戰在外,一向是戰無不勝,就算到現在為止,也未聽說有敗績而言,只是江南幅員遼闊。大元帥左右為難之下,被叛軍鑽了空子而已。相信皇上只要稍加斥責,再給其一些便利權力,其定願為皇上殫心竭慮、鞠躬盡瘁。&rdo;

有言道:&ldo;江南不過是乍失國祚,有些不習慣而已,只要嚴刑峻法,行商鞅之事即可。皇上還記得襄陽、江州、安慶等地,莫不是害怕屠城株連而獻城請降的呢?微臣蓋以為,江南之所以不靖,是由於陛下受那些儒生們的迷惑。他們說什麼仁者無敵,在微臣看來,非常時應行非常事。當殺即殺,方能止住亂民們的喧譁。&rdo;

聽到阿合馬說道這裡,忽必烈臉上有些掛不住了,他自幼手漢學儒家文化薰陶,後來又成了虔誠的佛教徒,一切都是痛恨殺戮的信仰。使他有理智的節制了一些不必要的屠戮。但是在阿合馬今天看來,自己是吃力不討好。

沉思了片刻,看見阿合馬無事可奏,便揮手讓他先回去,而自己仍然坐在御書房內,反思消化一下剛才阿合馬所說。再做出決定。

第八十八章 碰撞前夕

雖然相隔幾千里的路程,張弘範還是能預感到來自大都的怒火。奏摺發出之後,第三天就踏上了征伐福州的路程。

當下也不猶豫,之所以耽擱一天,就是派出了大量的騎兵作為信使,以徵宋大元帥的名譽發出照會。也就是打個招呼。

分別往廣州、惠州、英德府、循州、梅州、潮州及江南西路諸如贛州等地支會,命令他們暫時放棄田野和鄉村小鎮,退守到主城進行防禦,以使宋軍的誘惑不能得逞。暫時守住駐地就算是大功一件,在福州形勢沒有明朗之前。不得貪功冒進、不得主動出擊。

然後命令黃去疾緊守汀州,再有失職行為,將會軍法從事,關於蓮城和上杭縣的礦產問題,暫時可以不予理會。做完這件事情以後,張弘範才率領近十二萬大軍,路上再無停留,殺往福州而去。

收到了姜明的指示,漳州,泉州都已經退回沿海進行駐守,在中間留出了很大的一個空白地帶任意張弘範馳騁,元軍竟然沒有遇見什麼抵抗。就到達了德化縣內,前面斥候回報,在興化軍九仙山一帶,唆都正在攻打九仙山。

原來唆都領軍先來援救福。州,但是到了興化境內的時候,忍不住自己的心腹大將被宋軍誅殺,在聽斥候說興化城內一片歡騰,更加是心理有些不平,想著張弘範曾經說過可以先不攻打福州,在興化吸引宋軍的注意力,更何況水軍要是還沒有過來的話,打也白搭。因為半個福州都靠著閩江,宋軍退可順江入海,戍守則可以避免腹背受敵。

當時他還為聽說范文虎的水軍。在金門被阻擊,又返回潮州駐蹕,只是派人在沿海一帶巡遊,水軍到了就通知他一身,想著憑藉自己攻城略地的本事,帶著近三萬人馬攻打興化城還不是指日可下。

的確是指日可下,還沒有等他。們大軍合圍,興化城守將,新任的興化知州、兵部侍郎陳友剛,因為收復興化城時,防禦設施被毀了個七七八八的。不能久守。就按照姜明的吩咐,領著軍民一起到九仙山上暫避一時。

九仙山長年山上雲遮霧繞,風雲變幻、經常出現雲。海、雲瀑等氣象;而且山風極大,在整座山脈上明藏暗躲著許多山洞。大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