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058頁 (1 / 2)

這會兒雖然月光星光不錯,可對一般人來說,真要幹活的話那點光明其實差得遠。就看他們拿勺子喝湯的動作就知道了,視力差點的人,伸著勺子進桶裡都是試試探探的,根本不知道桶裡有多少東西。

怪不得剛才最後時刻,他們分肉的速度越來越慢了,原來是看不清楚。

於是他燕飛去弄了幾根木柴,升起了火。怕海上風大,還弄了幾塊石頭稍微掩護了一下這堆篝火。

然後就是繼續送牛讓他們剝皮取肉。

還別說,效率真不錯,一晚上處理了大概有二三十頭牛,最少也有十來噸肉。

這些牛普遍要比自家養牛場的牛要大一些,而且本來就是從小專業飼養的肉牛,淨肉率也是相當的高。同樣不到三十頭牛,換了養牛場的牛來,說什麼也不可能出產這麼多牛肉來。

歸根結底,還是基礎的問題。

養牛場的牛都是從農戶手裡買來,農村就算餵的再好,也不可能讓它們什麼都不幹只讓它們吃飼料長膘。特別是對待小牛犢的飼養上,一般農村裡就是讓它自己吃母乳,平時母牛出去幹活了,小牛犢就跟著到處跑。

這種養牛的方法,顯然是談不上什麼飼養方式的。

牛沒有經過從小的專業飼養,肯定先天不足了點。現在那些小型養牛場送來的牛,就有一部分是他們自己場裡從小牛開始飼養的,明顯的比從農戶那裡收來的牛要好點,相應的牛的個頭也就大一些。

如果以後農民們徹底做到了農業機械化,讓牛耕徹底退出歷史舞臺,從一開始配種就優中選優,那樣的話牛的個頭,肯定會相應的越來越大——當然這不是絕對,現在也有些農戶能養出來天賦異稟的種牛來。這個說的越來越大是指平均大多數來說的。

那對養牛場來說,就意味著同樣還是養同樣數量的牛,牛肉就會越來越多。

實際上照現在經濟發展的形勢,燕飛覺得離那一天也不會太遠了。只要農民手裡有了錢買機械,哪怕是個手扶拖拉機,幹起活來也比牛快的多好的多。一旦到時候農民們養牛就只為掙錢,形成了畜牧產業化,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到天亮的時候,燕飛就把那些人都扔進了山谷裡,讓苦力一號二號給他們安排個休息個地方。這裡的礁石沒辦法讓人在白天幹活,天上的翼龍到處亂飛,礁石上的血腥味幾十里外都能聞到,讓這些人留在這裡,那就是存心把他們餵翼龍了。

看來還是得找個翼龍襲擊不到,而且還得方便處理牛骨頭的地方,最好的就像是自己菜園島山洞那樣的地方。

一夜十來噸牛肉,看來明天早上,自己就可以說自己找到了『貨源』,先給牛肉乾廠送點原材料了。

不過萬一他們要說這牛肉是大理石紋牛肉,那自己該怎麼說呢?要不就說這大理石紋是假的,就是個樣子貨,本質上根本不是大理石紋,看著像而已……

至於說他們信不信,誰不信讓他包一天全場的牛糞,不怕他不信……

想好了這件事,燕飛就上學去了。

他的目標明確的很,能去多上兩天學就多去兩天,要靠自己的本事考上農大的。農大的分數線在省內不算很高,相對來說還是容易的,至於說專業,他完全可以找個冷門的,最容易被錄取的——當然對於三岔河高中來說,這個目標已經是相當高了。

自己的目的是隻要進了學校,以後的事情以後再說,車到山前必有路。實際上後邊的事兒他都還沒想好,不是沒有去想,而是現有的資訊不夠,雖然有了大致計劃,後邊該怎麼辦還不太清楚。

反正路是要一步一步走的,不著急。

實際上上課並沒那麼難受,一節課有選擇地聽上十分鐘,再花幾分鐘把內容記下來,這節課對燕飛來說,就沒有再聽下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