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426頁 (1 / 2)

每一天似乎都有一些變化在悄悄發生著,許多人當時並不會去特別注意,當某一天去靜下心來回憶過去的時候,才驚覺不知不覺之間,自己的生活和以前有了天差地別的變化。

就拿大家耳熟能詳的結婚『三大件』來說,最開始的三大件是什麼,是手錶腳踏車縫紉機。那時候誰能騎著二八大槓的腳踏車,都是拽的不行。

經歷過那個時代的,或者是看過那個時代相關電視電影的都知道,當時哪怕是帝都京城,也是遍地腳踏車。而且那時候最新潮最叛逆的年輕人們,最中意當時流行的,現在看起來已經很過時的霹靂舞。所以那時候騎著腳踏車吆五喝六地去跳霹靂舞,就是時尚。

現在再有人這麼幹的話,那就不是時尚了,會有熱心人主動幫忙打電話聯絡精神病院的。

又過幾年,三大件就變了,變成了冰箱彩電洗衣機。當然這裡說的是城市裡,在農村的話,哪怕現在香江已經回歸,現在也才剛開始流行這三大件。

到如今,城市裡的三大件已經又變了,已經開始逐漸流行起來空調電腦錄影機。

除此之外,每年還都新的流行元素湧現出來,以前流行的霹靂舞,那時候跳舞還被人看做不正經的玩意兒,年輕人跳舞都是被視為叛逆——有個比較倒黴的歌手,就是因為跳舞被鄰居舉報,因為流氓罪進了監獄的,就是那個出來之後唱了不少『牢獄歌曲』的,像黑子老歐這種人以前都會扯著嗓子吼幾句的。

當然有的變化大家都能理解,有的則是讓不少人都覺得『不是我不明白,這世界變化快』。比如這年月城市裡再稱呼女孩兒是小姐,那是會挨罵的。

好吧,不能稱呼小姐,大家就只能叫美女了——至於你說那個女孩兒不夠漂亮,叫美女有點昧良心?那你去試試叫一聲醜女看看,看她會有反應?

總之這就是變化,讓一些老輩人說起來,就是:「這日子越來越好了,怎麼有些事兒就越來越看不懂了呢?」

除了這些變化,還出現了一個群體,被賦予了一個新的稱呼:憤青。

有的憤青們是看什麼都不順,那就有點人憎鬼厭了。還有一部分則是純粹的民族主義憤青,基本表現為對外國的什麼都看不慣,哪怕是心裡承認某些方面人家比咱先進,嘴上也堅決不認。

既然對什麼都看不慣,那麼抵制外國貨,也就是必然了。

現在國內不少潮流時尚的東西,都是外國貨,特別是那個曾經和我們與後果血海深仇的島國,因為地理優勢,就有大量的東西涌了進來。

在對待這些東西的時候,有的人認為這就是時尚潮流,有的人則是覺得這是崇洋媚外——實際上這年頭也真有一部分人,說他們崇洋媚外都是輕的,連月亮都認為是外國的圓,說那些人是漢奸都不為過。

從這方面來說,民族主義憤青們倒也不是不好,儘管他們可能有些偏激,但是至少他們不會崇洋媚外——相對來說,有一部分自以為冷眼旁觀,一副『眾人皆醉我獨醒』的樣子的人,還不如這些憤青們呢,至少人家血還未冷。

再說了,要是人人都『眾人皆醉我獨醒』,那究竟誰在醉著誰在醒著呢!

這些憤青們目前大部分還只存在於城市裡,因為相對來說,城市裡資訊流通要發達些。說句不好聽的話,農村裡接觸資訊太少,有的想『憤』都『憤』不起來啊!

而匯聚了大量年輕人的大學校園裡,在這裡出現一些憤青,也就是理所當然的事兒了。

省農大的楊紅旗就是這麼一個人。

聽聽這名字就知道,都什麼年代了,還起這麼個老古董的名字,肯定得是老少邊窮地方出來的。

實際上還真是。

楊紅旗出身一個革命老區,從小受周圍環境耳濡目染,到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