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234頁 (1 / 2)

吃著平時根本吃不到的魚,一群人感慨不已。

王久明他們還建議,讓燕飛搞個特種養殖的——就憑燕飛弄來的這兩條魚,他要是搞特種養殖,那絕對比養牛還掙錢。

就是特種養殖的證很難申請下來,而且大家都還著急走,這件事兒也就沒細說。

晚上吃過飯,王久明一行人就連夜趕回省城。陳英軍肯定是留下的,不過他的藏獒下午就回去了,讓二豹帶著照片和獒犬一起回去——這樣剛好,二豹本就不善言辭,其他工人不敢亂說。

陳英軍不回去正好,可以給那些想養藏獒的二世祖們想像空間。估計等他回去,那些人都已經把一獒鬥二虎的故事編成書了,正好省得他扯謊。

不過一時半會還是去不了,陳英軍還得等證件。

第二天早飯時間,燕飛就開始正式安排工作了:「我準備在大棚旁邊,再租點地養牛。原來是想找個新地方,不過我覺得要是離得遠了麻煩,這樣剛好挨著,管理起來也方便,大家也不用來回跑。大夥兒看怎麼樣?」

其實一般都是他說什麼就是什麼,大家都很少反對。他這麼提一下,是自己懶得去找西邊那村子的老支書,準備讓黑子去辦這租地的事兒。

但是這次是被反對了。

反對的是成老頭,這老頭一臉的痛心疾首:「你這不是浪費嗎?香江那邊還沒說要開店要貨,如果就現在新增的這一家的話,就不到二百頭牛,在咱們這裡完全養得下。再說那邊田地裡可都是莊稼,你要是現在租地,那莊稼不就毀了嗎?」

黑子是堅決支援燕飛的:「就幾畝地,多賠他們點錢就行。再說他們村子現在用的咱們場裡的牛糞,省了他們多少化肥錢,還給他們掙錢的機會,幾畝地不是小事嗎?」

很快大家就分成了兩派,一方是以成老頭為主的老派人,覺得浪費不好。

而且這幫老派人想的還比較多,成老頭就說了:「再說我一直覺得你現在那地方現在弄得是怪好看,就是不怎麼安全。咱們這裡一漲水,有可能就被淹。我覺得還是再考慮考慮,如果想找就找個更好的地方,跑遠點也沒事兒,現在場裡這麼多車,路也修的好,三二十路都是幾分鐘的事兒。」

另一方是黑子為代表的年輕人,覺得遲早要弄地建新場,還不如早點下手。至於說漲水,大家一致贊同燕飛的觀點:「這麼多年都沒漲過水了,你們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二十多年前一場大水,直到現在還記著!現在什麼時候漲水淹過竹林那邊了,反正我們是沒見過。」

二十多年那場大水對三岔河這一帶的人來說,特別是那些老輩人,至今扔記憶猶新。那時候日子剛好一點,結果一場大水下來,多少人遭了災又開始吃不飽飯。

直到現在還有些老年人嘮叨,說那時候國家派了直升機過來,成袋子成袋子的饅頭朝下扔,有的都掉進泥坑裡,照樣撿起來吃——也幸虧那時候救援及時,否則又得餓死了。

所以三岔河這邊一直對防汛工作做的特別好,每年一到夏季,鄉裡面就組織人經常看著東西兩條河,時刻監視著水位情況。寨子口的地方準備的麻袋沙子土方都堆成堆,稍有不對就先把寨口封一部分,再不對就乾脆封死,嚴防死守不讓大水進了鎮。

而沒經歷過那些的年輕人就對這些有點不以為然,事實也確實如此,自從那年大水過後,二十多年來,再沒有一次大水漲到鎮子裡邊的。

燕飛最先開始在竹林旁邊開墾荒地的時候就有人提醒,當時他就這麼認為的。現在都過去兩年了,反正水位是從來沒漲上來過——儘管他也有擔心的時候,曾經偷偷在半夜變成了恐龍疏通河道。

爭論下來勢均力敵,都等著燕飛做最後的決定。

倒是在外邊轉悠的陳英軍過來,建議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