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74部分 (1 / 5)

就這樣,西夏王子李承禎帶著隨從踏上了前往中興府的路途,而楊康留在了西平府,這場關係到西夏國命運的和談就此展開。

楊康在等待的時候接到了來自完顏洪烈的諭令,完顏洪烈沒想到那個一直和金國作對的李遵頊就這樣死掉了,這是一個大好機會,可以就此控制西夏國,用西夏的兵力和財富去和蒙古硬拼,即便把西夏拼完了也無所謂,只要能擋住蒙古人就行了。

金國皇帝完顏洪烈命令楊康促成李德任和李承禎的和談,至少要籠絡住其中之一。

楊康把這份諭令隨手放到一邊,他對這個任務興致缺缺,若是李德任殺掉了李承禎,自然會派人聯絡他,若是李承禎能活著走出中興府,那就支援這個西夏王子好了,畢竟李承禎和古墓派有關聯,以後或許會用得著。

英王殿下正在忙著考察西夏的人才,因為楊康身份的曝光,西夏許多親近金國的大臣和士子絡繹不絕的前來拜訪,這些人看到了西夏和金國結盟的希望,想先一步近親大金國的王爺。

楊康沒有讓這些人失望,皇室的教育讓他禮儀標準,談吐優雅,和這些人引經據典的扯上半個時辰完全沒問題,西夏一直在推行漢化,禮儀官制和中原無異,楊康應對起來毫無壓力。

然而這些儒生並不是他急需的,這些人在太平盛世或許是能臣,但亂世就要來了,他需要那些做實事的人才,像耶律楚材那樣的,不清談,不妄語,把一切都做的井井有條。

這是楊康的眼界太高了,像耶律楚材那種大才數百年才能出一個,若是以這個標準他永遠找不到需要的人才,可惜他和耶律楚材錯過了,這或許便是命運。

這一天,楊康送走了一個前來投效的書生,這書生勉強符合他的要求,言語間是個做實事的,又沒有官職牽絆在身,可以隨他回長安城做個幕僚,不過他沒有立刻進行招攬,他還需要查驗一下這個書生的身份。

書生和英王殿下告別,一路急行,進入一所宅院,又從這宅院的側門離開,如此反覆多次,最終來到一戶民居中,推開門,屋內有男有女,看模樣正在等著這個書生,其中一個老和尚,正是明教的瘋大師。

“婁左使,如何?”瘋大師探問道。

這個書生是明教的光明左使婁師道,也是明教中唯一一個不會武功的光明左使,他出生的時候體質偏弱,不適合練武,於是從小博覽群書,成了明教中軍師一類的人物,他的祖上便是方臘麾下的左丞相婁敏中。

“此子所圖非小。”婁師道慎重的說道,“他在招攬人才,想來並不安分,咱們對金國朝廷瞭解不深,只是據傳這位英王殿下是被貶斥到長安的,作為皇長子被貶斥怕是心有不甘,早晚必成禍端。”

“婁叔,你別說這些和咱們無關的,你還是先說說小曲兒的仇怎麼辦吧。”一旁的方光明急切道。

“光明,做事情之前要先探明敵情,這樣才能找到敵方的弱點下手,便可以事半功倍。”婁師道提點道,“小曲兒的仇不急,既然他的人在那裡,早晚殺了他便是。”

這位不會武功的光明左使說起殺人來毫不遲疑,其他人也沒有異色,因為他們確信若是婁師道想殺的人即便是跑到天涯海角也難逃一死,有時候不會武功要比會武功更加可怕。

“那左使的意思是?”瘋大師不解道。

“大師,西夏之事已不可為,蒙古大軍遲早要攻打過來,讓兄弟們退回光明頂,以免造成無謂的死傷。”婁師道告誡道,“我原本以為漠北要五年之後才會一統,想不到那個鐵木真竟然崛起的如此之快,讓咱們在西夏的謀算付諸東流,看來天意不在我明教這邊啊。”

“老僧省的,這便安排弟子撤退。”瘋大師對婁師道言聽計從,點頭道,“左使不和咱們一起回去麼?”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