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59部分 (1 / 1)

所以我們看起來的某個社會比如基督教社會或者處於*時期的無神論的中國社會都不可能消滅不確定性,異類是一定存在的。我在數理分析的成本分析一文中指出:不是所有的事物都是精確度越高越好,精確度越高所導致的成本越高。而且精確度越高我們面臨的不確定性越大,即使你能夠不計成本提高精確度你也不可能得到一個完全的事物本質的結論,因為不確定因素的存在使你根本不可能達到那種程度。這裡我改一下,不是所有的社會思想都是越統一越好,統一程度越高所導致的成本越高。而且統一程度越高我們面臨的不確定性越大,即使你能夠不計成本提高統一程度你也不可能得到一個完全統一的社會,因為不確定因素的存在使你根本不可能達到那種程度。所以基於這個規律我們來理解一下現代社會:由於人類是群體生物,所以在自然界生存下去一定是需要合作的,越能有效的合作所能獲取的自然界資源越多,越需要統一思想。但越統一成本越高,不確定性越大,隨著社會成本不斷升高,控制能力越來越弱,最後異類戰勝統治成為新的統治者然後繼續這個迴圈。那麼如何用相對哲學的觀點來看這個問題呢?假設參照系是整個社會,那麼在原來的統治者統治期間,相對於整個社會來講統治者的思想就是正確的。而在被推翻之後的時期則是新任的統治思想。假設參照系是原來的統治者,那麼在原來的統治者統治期間,相對於統治者來講統治者的思想就是正確的。而在被推翻之後的時期仍然是原統治者的思想。假設參照系是異類,相對於異類來說,在原來的統治者統治期間,相對於異類來講統治者的思想就是錯誤的。異類統治之後,相對於異類來講原統治者的思想就還是錯誤的。

我們知道在一個社會內部有無數的思想,那為什麼在總體上會體現一個主流思想呢?拿馬爾薩斯的話:“在整個動物界和植物界,大自然極其慷慨大方地到處播撒生命的種子。但大自然在給予養育生命種子所必需的空間和營養方面,卻一直較為吝嗇。”我改一下:“在整個人類社會中,個人思想一直是非常之多的。但社會資源卻是有限的,為了控制有限的社會資源人們必須爭奪它,當社會資源被有效的控制的時候往往體現在社會某一組織或者人群對它的控制,而這群人往往有相同或相近的思想。”

拿這個方法來衡量現代社會,比如一個社會內部存在基督教、*教和無神論等社群,相對於他們自己而言都是正確的。任何一個社群統治了整個社會之後,相對於整個社會而言整個社會所表現出來的都是這個社群的思想,因為這個社群的思想在整個社會中表現出來了較高的比率。但要記住在組織層面表現出來的規律到了個體往往找不到,只是在組織層面表現出來的某種個體行為的集合罷了,所體現的規律不過是個體行為組成的較高的比率而已。拿這個方法如果你是一個信仰無神論的科學家,你跑到*國家去宣傳你的無神論信仰,在整個*國家這個層面來看肯定是錯誤的。

我們回到人類這個層面,我們現在所體現的思想主流是什麼呢?毫無疑問是科學,相對於現代人類而言,科學就是真理。但只是相對於現代人類而言的。在這個基礎上我們還是有真理和規律的。那麼這些規律是什麼呢?讓我們進入本書的第三部自然哲學之旅。這一部我就寫完了,相對於現代人類而言,科學無疑就是真理。我將整理這方面的資料,自然哲學之旅將從宇宙的起源開始,講述宇宙史、地質史、生物進化史、人類進化史,並在這個基礎上分析現代生物和人類的現狀和特性,並點出本部的中心,人性是什麼。在講清楚這個問題之後我們將進入本書的第四部,社會哲學之旅。 。。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