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365書包網>遊戲競技>抗日之我為戰神> 第1444部分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444部分 (1 / 3)

璞福�陸ㄒ桓魴碌牟裼突���В��派��髦執蠊β實牟裼突��

幾經商議,中央最終還是批准了楊震的這個建議。但這個海軍司令,主席還是拒絕了楊震另派人的要求,堅持由楊震負責這件事情。用主席的話來說,你這個傢伙既然把天都捅了一個窟窿,那麼這屁股還是由他自己擦。

一事不煩二主,這件事情先這麼定了,至於其他的問題等到以後再說。主席半是調侃,半是表達了對楊震此次行動,多少有些不滿的態度。以及實際上已經做出了支援的表示,讓楊震只能摸著鼻子認了。

返回東北之後,楊震陸續以請回來的日本海軍教官為主,成立了一系列的海軍軍事院校,在瀋陽新建了一個大型的船用蒸汽輪機生產廠。至於海軍司令部,則由此時實際上已經成為全軍輪訓基地的抗聯總司令部承擔。李明峰則擔任抗聯海軍第一副司令員,負責海軍的具體組建。

按照楊震的要求大部分的大型艦艇封存,首先抓潛艇部隊的組建與培訓,儘快的將潛艇部隊形成戰鬥力。海防艦中狀態好的,也要儘快的形成戰鬥力。魚雷艇、掃雷艇和獵潛艇一類的輕型艦艇,也要抓緊時間進行檢修。

對於武器的更換,要制定統一的計劃。所有可以立即使用的艦艇,對於防空炮火的更換要逐步來進行。原有的日製效能低劣的二十五毫米高射炮,全部統一更換為抗聯自己生產的三七高炮,或是雙二三高射炮。

日製高射機槍,也更換為抗聯自己製造的十四毫米高射機槍。為了減少口徑,蘇制一三零艦炮全部更換為日製一二七艦炮。雖說口徑減小了一些,以及射程略微近了一些。但是相對射速並不盡如人意的蘇制艦炮來說,專門研製的日製一二七艦炮綜合效能更加出色一些。

楊震的態度還是儘可能的將中型艦艇的艦炮口徑,全部都統一起來。小口徑高射炮和高射機槍的口徑也全部統一。魚雷艇的日製四百五十毫米魚雷發射裝置,則以德制的五百三三毫米魚雷代替。

經過全力搶修和組建,到四六年上半年內戰全面爆發的時候,一支規模不算小的海軍,出現在亞洲西太平洋沿岸。十幾艘蘇制和日製的驅逐艦、海防艦,五十多艘日製和德制魚雷艇,九艘日製驅潛艇和十一艘掃海艇,組成了第一艦隊已經開始巡航。

最為重要的日式登陸艦,則在最短的時間之內全部完成整修,投入到一線的使用之中。儘管這些日式登陸艦,與美軍各種機械化登陸艦艇相比,效能差距較大。但還是那句話,有總比沒有要好的多。

隨著解放戰爭的進展,以及大批戰損艦艇完成維修,更多的艦艇也陸續轉入服役。到新中國成立的時候,海軍陸續組成的三大艦隊已經有日製、蘇制重巡洋艦六艘,輕巡洋艦十一艘,以及驅逐艦、海防艦七十多艘。

一百多艘掃雷艦、獵潛艇、登陸艦,以及一百多艘日德蘇三國製造,以及中國人自己仿造的魚雷快艇、三十多艘潛艇,以及大量的拖輪、補給船和運輸船的海軍。這支海軍固然與,美國海軍無法相比,但是在亞洲的實力絕對是排在第一位。

儘管其中從充當主力的海防艦,在日本海軍之中只不過承擔護航、巡邏任務。但是這批海防艦數量大、艦齡普遍不長,所以在中國海軍初創時期,這批連同兩千噸級以下驅逐艦,全部改艦型為護衛艦的艦艇嗎,一直都作為主要艦艇使用。

使用日製測量艦的新中國海軍,也在新中國成立之前,以日本海軍對中國沿海的測繪資料,完成了對中國三大外海的全面測繪,保證了對釣魚島和南中國海主要島嶼的控制。在加上從空軍調入的大量航空兵,徹底改變了舊中國有海無防的局面。

從新加坡和日本本土帶回來的部分驅逐艦和海防艦,因為戰損過重已經無維修建制,被直接拆為廢鋼回爐。部分艦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