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7頁 (1 / 4)

不過,趙家幾個人對視一眼,心中都有些躍躍欲試。

趙大郎拍板說:「走,泡豆子去!」

第8章

祁明誠之所以會瞭解各類豆製品的做法,是因為他曾有一位商業夥伴就是經營這些的。

那位商業夥伴姓郝,郝老闆搞的是綠色有機農業,說白了就是種地。

種地也要種出花樣來。

市場上正常的大豆賣三四塊一斤,貴一些的也不過才五六塊,郝老闆家的大豆貴了整整十倍!這不是最貴的,郝老闆家裡最貴的大豆賣一百六十九一斤。廣告語是純綠色,無公害,營養價值極高。

就那一百六十九一斤的大豆是怎麼種出來的?光養地就需要養上整整三年,這三年中土地上什麼農作物都不種,只按照科學的方法用各種純天然的肥料把土地養肥了,而這還只是前期準備。等到大豆種下去以後,各類注意事項就更多了,因此大豆成本很高。祁明誠聽了一耳朵,覺得這事很新奇。

祁明誠曾經開玩笑似的問過郝老闆:「就你那金子似的大豆,真有人買?」

「有!市場可好了!哎呀,今年份的大豆還在地裡未長成呢,前兩天就有一個高階幼兒園的院長給我打了電話,說是讓我給他們供貨。那幼兒園裡都是有錢人家的孩子,家長不差錢,只希望給孩子們吃最好的東西。祁老弟,不是我吹,我家大豆做出來的豆腐,味道都和別家不一樣。」郝老闆說。

郝老闆就這麼對著祁明誠顯擺上了。生意人嘛,口才都不錯。郝老闆起了興致,就細細地給祁明誠講了一遍,別家的大豆是怎麼種出來的,他家的又是怎麼種出來的;別家的豆腐是怎麼做的,他家卻多了好幾樣注意事項;別家的千張啊,現在都用機器來壓制了,他家的還在用最傳統的工藝等等。

祁明誠那時只當是聽個新奇的事兒,卻沒想到這些知識現在竟然能夠拿出來用了。

人生啊,總是充滿了奇妙的巧合。

趙家開始做豆腐後,家裡就不缺豆漿喝了。

祁明誠每天都會舀些豆漿出來放在罐子裡。他偷偷把靈水加在了裡面,然後讓全家人分著喝。趙大郎和趙家小妹其實都不愛喝豆漿,但祁明誠很努力地強調說這東西對身體好,他們也就跟著喝了。

待到趙三郎和趙四郎去學堂後,家裡的勞動力一下子少了。

趙老太太不能幹活,而祁明誠和趙小妹加在一起只能算是一點五個勞動力。嗯,趙小妹獨佔一點三,祁明誠只能算是零點二個勞動力。而且,礙於老太太不能自理,他們還要費些心神照顧老太太。

而且,趙小妹已經十五了,訂了親,轉過年來就該嫁人了。她還要給自己繡嫁妝呢!

於是,等趙大郎挑著擔子出去走販後,家裡做豆腐的活兒就幾乎都落在了祁二孃身上。

祁明誠見祁二孃實在太辛苦了,他自己又是個暫時什麼忙都幫不上的「廢物」,就和祁二孃商量說:「大哥滿擔子挑著出去,次次都能賣光了回來,可見咱們這生意還是不錯的。而且只要咱們的東西好,日後說不定還能賣到鎮上的酒樓中去。你如今已經忙不過來,那不如把大姐請過來幫忙吧?」

祁二孃有些意動。自從家裡開始賣豆腐後,她已經養成了每天晚上臨睡前數錢的習慣。

老實說,錢並沒有多少,每天也就十幾二十個銅板吧。但是,要知道大部分人是捨不得用銅板來買豆腐的,他們會直接用大豆來換。打個比方,假設一塊豆腐的成本是一單位大豆,那麼買豆腐的人就會用一點二個單位的大豆來換。梨東鎮的村民家裡都有一種固定大小的容器,可以用來稱量大豆。

以物易物還是村民們常用的買賣方式。

其實,真的計較起來,買家用大豆換豆腐的方式對賣家趙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