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365書包網>仙俠小說>蘇聯1991> 第1176頁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176頁 (1 / 2)

希望和絕望持續的煎熬著他們,伴隨著戰事的膠著似乎墮落到了永無止境的糾纏之中,沃伊內亞一心在盤算著當戰事結束之後,他統一了羅馬尼亞這個國家應該往哪個方向發展。

親蘇是必然了,如果沒有蘇聯的背後支援沃伊內亞根本不可能完成統一的內戰,他將會鑑定站在亞納耶夫的立場,對抗虎視眈眈的西方政權。而且羅馬尼亞也是石油輸出的重要地區,北約之所以選擇他們下手很重要一部分是為了要將蘇聯的石油輸出遏制在搖籃之中。

石油管道的爭奪在羅馬尼亞的戰爭中佔據了重要的位置,甚至某些北約軍官總結為這是一場披著政治制度更迭外衣的石油管道代理人戰爭。

蘇聯並不缺乏重振石油工業的政治決心和資源優勢,它需要的只是設法與西方談判,進口更為高效的採油裝置與技術。在1955年蘇共中央全會上,蘇共中央委員伊&iddot;費&iddot;捷沃相言辭激動地指出,只有儘快改善技術和裝置領域的滯後狀況,才有可能提高石油工業效率低下的局面。在蘇聯擬從歐洲進口的石油裝置和技術的清單裡,排在最前面的是大口徑的輸油鋼管。&ldo;二戰&rdo;後,隨著傳統石油產區巴庫油田的相對枯竭,蘇聯的石油基地逐漸東移至西西伯利亞。無論是要將石油輸送至國土歐洲部分這一經濟重心所在地,抑或是向歐洲國家出口以換取外匯和技術裝置,都需要足夠廉價和高效的運輸手段,其中尤以大口徑管道運輸最為經濟。據美國學者詹特森推算,如果輸油管道採用40英寸鋼管,運費要比24英寸鋼管節省百分之三十九,比鐵路運輸節省百分之七十二。

不幸的是,正如學者詹特森特所指出的,蘇聯的大口徑鋼管生產能力僅能達到&ldo;象徵性數量&rdo;,無法滿足遠端石油運輸的需求。與之相反,美國卻擁有全球百分之七十七的24英寸以上鋼管的生產能力。但由於美國自冷戰開始後即對蘇聯及其社會主義盟友實施貿易禁運,莫斯科除了用石油向歐洲換取相關裝置之外,別無選擇。然而自從蘇聯打破了鋼管生產能力的限制之後,歐美試圖用巴黎統籌協會干擾的目的就失效了,只能透過政治幹擾來阻攔蘇聯的石油運輸政策,甚至在石油裝置方面,歐盟再也無法坐地起價了。

現在他們連羅馬尼亞都將失去,這才是最絕望的結局。

沃伊內亞坐在辦公室裡看著前線的電報,突然他接到了來自克里姆林宮的電話,亞納耶夫很少關心羅馬尼亞戰事如何,今天算是破格致電詢問戰況,他唯一在乎的是沃伊內亞多久能統一整個國家。

&ldo;差不多了,現在盧剋日政權岌岌可危,我們的部隊隨時能夠將他們平推乾淨。亞納耶夫總書記,我認為現在是時候……&rdo;

&ldo;閉嘴。&rdo;

亞納耶夫乾脆利落的打斷了沃伊內亞的回報,他握著話筒一邊說道,&ldo;我只關心一件事,你們已經撕破了對方的防線,為什麼東部軍團到現在還沒有支援的部隊,你們到底在幹什麼?&rdo;

沃伊內亞一個激靈站起了身,他明白亞納耶夫是打算過來興師問罪的。原本東部軍團就不是自己的勢力,所以想著對方能多拖延一點時間是一點,等到自己拿下盧剋日再去支援他們也不遲。但是盧剋日的頑強超乎了他們的想像,戰事膠著了三個星期依舊沒有突破性的進展。而身陷重圍的紅色軍團遭到了滅頂時的打擊。

總書記很生氣,後果非常嚴重。

&ldo;我們並沒有放棄增援,只要盧剋日政權解圍之後,就會立刻增援解決東部的最後圍困部隊……&rdo;

亞納耶夫的火氣立刻上來了,他隔著電話怒罵沃伊內亞的愚蠢。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