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365書包網>仙俠小說>蘇聯1991> 第1160頁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160頁 (2 / 2)

夫就在逐年的增加原油的價格。朝鮮所面臨的壓力也一年比一年嚴重,與歷史上直接崩潰相比,在這個時間線上的朝鮮國家更像是慢慢的走向崩潰,只不過沒有了突如其來的大饑荒而已。等到了1998年蘇聯提供給朝鮮的油價與市場上並沒有多大不同時,金大元帥才意識到他們根本不可能離開蘇聯了。

如果脫離了蘇聯這個宿主,朝鮮的下場也不過是直接崩潰。亞納耶夫都在思考是否當初蘇聯大力的援助朝鮮發展就是為了把他打造成一個發達的農業大國,並且變成那種脫離自己就活不下去的國家。

石油是縈繞在金主席心頭上揮之不去的夢魘。

所以當亞納耶夫提出要以港口換石油的時候,朝鮮領導人並沒有憤怒,而是怦然心動。現在全國上下都逐漸的走向衰落,如果能夠以開放港口換取蘇聯的石油支援,這並不失為明智的選擇。

從史達林時代開始,蘇聯領導人就一直對朝鮮半島抱著極大地興趣,因為關係到了蘇聯在遠東的戰略利益,當時史達林為突然同意金日成的武力統一朝鮮的計劃是有原因的,因為這個時候,中蘇簽訂新條約,蘇聯即將失去在太平洋的出海口和不凍港,而朝鮮半島南部有三個優良港口。如果能夠控制整個朝鮮半島,那麼蘇聯在遠東的戰略利益就有了保障。

海參崴並不算是完全的不凍港,往下走的清津港才是亞納耶夫關注的目標,經歷了八十年代中後期和九十年代早期的戰線收縮之後,他又重新的把目光投向了自己密切關注的遠東國家。

清津港無論是作為中途站還是軍艦港都有著極大的地域優勢,蘇聯可以在這裡建立軍港停播點,同樣也可以作為遠東地區南下運輸的一個中途點,成為與東亞國家交流的一條紐帶,這種佔據了天時地利的港口如果不拿下,實在對不住紅海軍太平洋艦隊的發展。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