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365書包網>仙俠小說>蘇聯1991> 第531頁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531頁 (2 / 2)

一邊靜觀形勢,沒有採用積極採取措施。

1991年美國金融管理當局完全可以像在1987年股市暴跌後,立即放鬆銀根,向銀行系統注入大量資金,商業銀行也降低了利率以保證向企業提供充足的流動資金,從而避免信用危機的發生。但是但聯邦儲備委員會懾於通貨膨脹壓力,不敢輕舉妄動,而且國會內部阻力也不少,導致了美國經濟到現在依舊是這樣半死不活的狀態。

日本比美國還要慘澹,1991年經濟泡沫破碎之後,其實際gdp年增長率急劇下降,1991年為25,1992和1993年則不到1均為04,一直徘徊在輕微增長和負增長之間而不能自拔。整個九十年代的日本被稱為&ldo;失去的十年&rdo;。

現在看來,蘇聯選擇與日本合作,怎麼看都有一種趁火打劫的味道。

貿易戰爭向來都是陰謀陽謀並進的局面,一方面兩國之間大談經濟合作,另一方面,蘇聯鼓勵國內新型電子產業走出國門,從國家電子計算機委員會分裂出去的大型國有資本開始向日本的電子產業滲透,前者可以仗著國家財政的支援,有計劃有目的的收購外國經營不善的中小型企業,而後者卻還在經濟危機中苦苦掙扎,自負盈虧。

橋本龍太郎好像在這次的合作中看到了一個產業走出困境的希望,實際上蘇聯只是在那一條莊康大道上面挖滿了陷阱。

克格勃現在不單單培養政治間諜,同樣也培養商業間諜,而這一類間諜的目標非常明確,衛星技術,電子產品高新技術,資訊網路技術。與此同時,在亞納耶夫的授意下,克格勃比歷史上更早的建立了駭客組織,專門用來滲透其他國家的軍用級別的網路機密系統。如果日本的電子產品企業進入蘇聯,那麼無孔不入的克格勃將會朝著一切有意義的目標下手。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